刚吃过早饭,我的手机铃声响了,是天津一位学生打来的。
“老师!我是XX,你现在哪里?”
“在家。”
“聊城啊?”
“对。你在哪里?来聊城了啊?”
“我在天津。”
“哦。有什么事吗?”
“我看到微信显示你在天津,以为你来天津了,想去看看你。”
“没有,我去天津,还能不跟你联系啊?”
“怎么会那样显示呢?”
“我也不清楚。”
“哦!你最近身体好吗?”
“还行,挺好的!”
“那就好。有机会来天津时,事先告诉我。我回聊城时,去看你。”
他老家与我同一个乡镇,74年读初中时,我是他的班主任。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工作。算起来分手整40年了,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还专程来看过我。
天下着雨,阴沉沉的,这个电话让我心中闪现出一片阳光。一无所求,当年10几岁的小学生,年近花甲,也算是有身份的人,偶尔看到老师的信息,还能主动联系,这不仅可以看出他的人品,也是对我的极大褒奖。前几年去北京、上海、杭州、青岛时,我都接到过这样的电话,让我感到极大的欣慰。
人生在世,除了吃穿,最需要的是精神需求。当老师最大的幸福,不是多挣钱,而是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学生的爱载与怀念。我这样认为,相信多数人也同意这个观点。
前几天在大学东湖边柳下乘凉时,与一位退休的老领导闲聊,谈到现在有人办班挣钱时,他说:“你教出那么多成功的学生,也没发了财。”话里流露出惋惜之情。
我知道他是好意,就实心实意地对他说:“我现在退休金不算少,不缺吃不缺喝的,也很知足。经常有以前教过的学生打电话向我报告他们提职、加薪、开业,或者孩子升学、就业的消息,让我分享快乐。偶尔还会来家里看望我,有时还开车把我和老伴接到饭店吃饭。外出旅游时,如果有在当地工作的学生听说了,也会盛情接待。春节期间,贺年的短信不断。老了,最缺的是精神享受,学生们都给我了。我觉得比谁都幸福。”
他哈哈大笑,连连点头,认为我说得很有道理。
作者:李民增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