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钧去世

2014-10-20 06:20:23  来源: 网易

小字体大字体

  钧姐

  经历在广州和深圳的狂飙突进后,南方都市报又开始向东莞、佛山、珠海等其他珠三角城市扩张。

  王钧成为珠三角各个记者站的“钧姐”。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广深以外的珠三角城市规模较小,不管在业务上还是个人生活上,对年轻记者的吸引力都不如大城市。“钧姐”不但要介入各记者站的选题,为采编团队出谋划策,更要在各地来回奔波,给年轻的记者们加油鼓劲。

  曾在南都东莞新闻部任编辑的余远环撰文回忆王钧时,如此形容自己的老领导:“吞江南吴越清风,吸燕赵秦陇劲气。”

  王钧在2009年改版会议上的发言曾广为流传。“我们依然在这里,是为苟活还是为残喘?是为谋生还是为理想?”她认为,在珠三角这个战略要地,不管新闻总量、新闻水平、新闻影响力,还是经济总量、品牌质量,南都都还有差距,远未登顶。

  她也号召所有人“拔剑出鞘”,不要满足于自己曾是一条搅局的“鲶鱼”,而要拿出勇气和担当,成为市场上自由吞吐的“巨鲨”。

  曾是南都佛山新闻部记者的安小庆认为,王钧不仅会高呼慷慨激昂的口号,也会提出细致而可操作的方法论。“王钧曾经提出,广州和深圳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其他珠三角城市也将要经历。”安小庆回忆,“难得的是王钧身上并无文人常见的酸腐气息,她说过,要尊重实业家,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这一点尤其重要。”

  作为编委,王钧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认真。南都评论编辑邝海炎时常看到,王钧为了选题和编辑争得面红耳赤,却又不让编辑担心被领导“穿小鞋”。“两个人都像孩子一样较真,这种场景现在已经越来越稀薄了。”

  “谁也不担心因为业务争论、批评得罪了她,因为大家知道她不是那样的人。”南都深度首席记者王星记得,有一次王钧领导下的某部门记者发表了一篇具有争议的稿件,在报社内部通讯平台上,多位同事直接批评此稿,几分钟后,王钧就在平台上做出道歉和解释。

  王星也领教过王钧的“专业主义”精神,即使他并非由王钧直接分管。某次值夜班时,王钧曾问王星某篇报道中律师说法是否属实,建议再作核实,后来证明王钧是对的。

  “王钧爱笑,是那种很爽朗的笑。也会很严肃,她值班时问一个版上稿件的细节问题,你不要想推脱敷衍,敷衍不过去的。”王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