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出专辑还保送北大”应该如何看

2017-10-28 04:10:4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作者:汪东旭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近日,一张名为《β静海》的音乐专辑刷爆成都七中师生的朋友圈。专辑从写词、谱曲、编曲、录制均由学校4名高中生完成,主唱均为校园歌手赛事冠军,而主创在今年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获金奖,均保送北京大学。(10月27日《中国日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分低能”的判断若有若无地徘徊在我们耳畔。媒体往往也喜欢将个别高学历但办事能力差、生活能力差的人才拿出来分析批判,自作聪明地得出一个“独具见解”的结论:读书厉害又如何,还不是高分低能。然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现实给这种“自欺欺人”的群体性判断“上了一课”,证实成绩和能力是可以并肩的。比如重庆八中的赵兰昕,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博士毕业生成一诺。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好,堪称超级“学霸”,同时也兼具音乐、书法、绘画等特长,实是智慧与美貌并存。

  “高中生出专辑还保送北大”该怎么看?笔者认为,它一方面反驳了“高分低能”的群体性“自我安慰”,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要从学霸背后的付出找准实干出成绩的正能量。

  “高分低能”为何总能撷取相当多的“点赞”,其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心理。提出“高分低能”这一观念的背后,不仅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狭隘心理,也有公众以偏概全、以个性代替群体性的夸大其词。这些年,确实有很多学历低但功成名就之人,而群体性心理就会将这类成功案例强加到自己身上,认为学历的重要性已大打折扣。

  但是,冷静思考,在我们这样一个依旧发展不均衡不全面的发展中大国,学历依然是一笔重要的资产。从统计结果看,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毕业的学生,在群体对比上,无疑比其他学校的学生能力更强、发展更好。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我们也不能排除在个体对比上,名校学生比不上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比不上中专学生这种案例。但这是特殊性,不能概括普遍性。并非说学历是万能的,只是想说明,学历带来的资源和优势,可以给人以相当大的助力——既然有捷径可走,为何要舍易求难呢?

  学霸多才多艺,除了驳斥“高分低能”这种不积极、不健康的心理之外,学霸在背后付出的不懈努力,才是我们应当正视的。笔者一直不能忘却9年前高考那年在《求学》杂志看到的一篇报道。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林丽渊在讲述自己的备考经历时说道,她从高二开始就没日没夜地复习、刷题、总结、刷题,全力以赴备战高考。直至考试结束,在她整理复习笔记时,发现仅《天利38套》那样厚的试卷套题,她就有几十本,而且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红蓝黑三色笔记。要知道,这样一套试题里面仅试卷就有20份左右。

  反观我们自身,又有几人可以做到那样的付出?即使能做到一周、一个月,能做到一年、两年?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学霸,我们该认输还得认输。实在不认输,你也可以像学霸一样几年如一日地猛刷题。否则,就不要语态泛酸。从这个角度看,笔者也能理解家长的教育恐慌了。在这类多才多艺的学霸示范效应之下,家长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崭露头角、光彩夺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孩子的才艺之时,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以疏导和引领代替压迫和强制。唯有孩子真正爱上兴趣,享受兴趣,才能学习才艺两不误。

  归根结底,越来越多才华横溢的学霸的出现,是我国基础教育持续发力的体现。在这些积极的示范效应中,我们应找准正确的含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学霸也不例外。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