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恬 稿源:齐网 编辑:王刚
“都知道保健品不治病,嘴巴磨出茧子来,可老人家就是不听。”很多人疑惑“养生课”下了什么蛊,老人着魔一般上当受骗。最近,奉化消保委发布的消费警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窥探的窗口。消费警示不到一千字,却是八位义工历时三个多月“潜伏”保健食品行业,体验观察摸索出的“行销套路”。(3月10日 现代金报)
很多家里有老人的人们都对保健品和保健仪器深恶痛绝,这些销售人员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哄骗着老人购买一些乱七八糟还不知道有效没效的东西,更可恶的是时不时还会给老人灌输子女不给买就是不孝顺的理念,挑起家庭矛盾。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老人们也有了经济余力来做健康投资,保健品销售者把目标锁定在这类“70多岁,头发灰白,腿脚不便,有退休金”的老人。有的销售人员在卖保健品时会特别加入情感元素,对老人嘘寒问暖,送鸡蛋、送锅碗瓢盆,量血压,做理疗,对老人简直比对亲人还亲热,让很多平时子女忙碌的老人体会到关爱。也就是因为这样,老人明知保健品不是药,很可能没有疗效的前提下,还是情愿花钱去买,甚至在执法部门去取证时,不愿配合。
虽然老人花自己的钱消费并没有什么不对,保健品即使没有所谓的神奇疗效,但也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伤害,但是推销者在宣传过程中,以保健课程给老人洗脑,夸大功效,扩大适宜人群范围,用消费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做证明等等,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也是我们抵制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根本原因。
“3·15”将至,有多少保健品推销披上了“养生课”的外衣,在老年群体中引发波澜,这不但提醒我们要与虚假宣传和公然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更给子女们敲响警钟,多回家看看老人,不要再让他们在推销人员的“糖衣炮弹”下盲目投资。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