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洪泉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到聊城,有些地方必须去,才能算到聊城,比如光岳楼、宋代铁塔、山陕会馆、摩天轮、聊城大学南门、水城明珠等文化性、地标性建筑。到聊城,一些美食不吃,同样不能算来过聊城,比如马蹄烧饼、魏氏熏鸡、白家蛋糕、东昌府羊汤、贾家呱嗒、鸿宾楼荷叶鸡、开元山庄的什香面等等。
前几天,陪一个朋友去东昌府羊汤馆吃早餐,朋友问怎么不见门口的马蹄烧饼了?问后才知道,做马蹄烧饼的商家去了兴华路和健康路向南100米路东了,于是专门去买了几个马蹄烧饼,朋友才高兴的吃完饭。听朋友说,这个做马蹄烧饼的老板老家是博平的,地道正宗。
我喜欢吃马蹄烧饼,但不赞同博平的马蹄烧饼最正宗的说辞,如果说是茌平的正宗,或许更合适一些。前些年我回菜屯的时候,在车站那边等车,发现西南角有一个马蹄烧饼店,随即进去买了个吃,外酥里嫩,黄白结合,圆形烧饼一面中间一个窝、周边微焦黄,似马蹄,一面像波纹且有层次状遍布芝麻,感觉到了久违的马蹄烧饼味道。吃完一个,又买了十个带到聊城;随后的日子,每次回菜屯,都买几个马蹄烧饼,直到后来那个店没了。
在印象中,在我上小学时候,我三叔的岳父会做马蹄烧饼,三叔在部队本来就是炊事兵,对餐饮悟性很强,很早就得到了他岳父做烧饼的真传。我去赶集的时候,就去烧饼摊看三叔做烧饼,那烧饼香味扑鼻,至今难忘。不过有一次我给奶奶买了几个马蹄烧饼,说起了三叔给我吃的烧饼,奶奶却说不是一种。不过,不管是不是马蹄烧饼,当年三叔烧饼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记忆。
二十年多前,我在茌平二中(博平)上高中时,记忆中的美食是老师餐厅的包子、北关的豆腐脑和焖饼,唯独没有吃过博平的马蹄烧饼。第一次吃博平的马蹄烧饼,是我和杨文清、李保华去看望我的高中班主任仝延祺老师,那次在博平一个乡菜馆吃饭,最后吃的是博平的马蹄烧饼,从看到品,仿佛找到了儿时“三叔味儿”的马蹄烧饼。
其实,作为茌平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蹄烧饼在茌平县很多乡镇都能见到,包括聊城在内的大中城市里,偶尔也能看到马蹄烧饼的身影;只要是按照传统工艺做,味道差别往往不大。不管在哪里,能看到聊城名吃马蹄烧饼,那就品尝一下吧;如果不吃,那就等于没真到过聊城。当然也可捎几个给亲人品尝一下,要是凉了,千万别用普通的锅去加热,否则口感皆失。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