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很乏味”需添加文化“调料”

2017-05-28 10:42:5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作者:丁家发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对节日,我每次都是充满期待,但真正到了那天却觉得很乏味,端午节更是如此。在农历的传统节日中,端午应该算是最没存在感的那个。”在北京从事幼教工作的穆荣说,春节自不用说,万家团圆的日子,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中秋也有团圆的意味,现在很多公司也都会举办中秋晚会,“在高楼大厦里的城市人,端午节除了吃几个不太好吃的粽子,多放一天假,与平时并没有太大区别”。(5月27日《法制日报》

  端午节三天小长假,不管是宅在家里,还是去逛逛街购购物,或是到附近景区去游览一下,现在很多民众不仅觉得累,也都感到“很乏味”。的确,除了端午节期间吃几个粽子,比双休日多一天外,由于没有太多的鲜明节日色彩,也就与平时生活没有多大的区别了。笔者认为,要让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变得“有滋有味”,让民众在节日里过得丰富多彩,就需要添加更多的文化“调料”。

  其实,在端午节期间,街头并不是没有活动,商家的端午节促销活动可谓是轮番上演,活动中也穿插着部分民俗表演,街头常常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但是,商家的促销活动,无非是让消费者“买买买”,并没有多少文化内涵的东西。这种充满商业氛围的活动,是把端午节营造成了一个“购物节”。消费者除了受促销优惠的诱惑,大肆购买商品,获得购物时的短暂愉悦心情外,总体下来还是让人感到一个“累”字,也会感觉很乏味。而网上端午节也被炒得很热闹,也大都是电商们以端午节为噱头,变着花样诱惑人们来网购线上商品,其实质和商家街头的促销活动没有什么区别。

  端午节“很乏味”,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民众对文化的渴求。端午节是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重要节日,2006年就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让端午节的文化“活”起来,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大力开展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划旱船、做香包、诵诗词等等,让民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推陈出新,与现代文化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端午节新民俗。

  当然,为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添加文化“调料”,少不了政府文化管理等部门的牵头和引导。文化管理部门应该牵头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进一步丰富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鼓励民间文化团体大力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财政补贴。节日活动少了商业气息,多了文化元素,民众参加活动时才会轻松愉悦,真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才能有别于日常生活,才不会感到节日“很乏味”。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