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柳园大街有一个李家包
作者:李民增 稿源:齐网 编辑:时小川
聊城柳园大街宽宽,街旁有个小店。墙上三个大字:李家包。
两间门面。南间有门,顾客出入不断;北间玻璃窗,乳白色烟雾弥漫。窗上贴一红纸,上写数行大字:羊肉灌汤包 8角;羊肉大包子 2元;韭菜鸡蛋包 1.5元;胡萝卜木耳 1元;鸡蛋汤 1元;玉米粥 1元;花生米;豆腐丝。
门内左设一桌,桌上有一长条小孔,长约10公分,宽一公分,下有抽屉。有内门通里间。里间又东西分开临窗是灶台,上摆两摞十几层笼扇。灶旁空间狭小,仅容一人。东部空间大些,设有面案,,里边有几位穿白色工作服的年轻女工在忙着揉面,轧皮,包馅。顾客隔着玻璃墙可以看到。透明度很强。
外间再往里,还有顾客餐厅,内设桌凳。买了包子不想带走的顾客可以去里边就餐。
一中年男子,高大帅气,面容和善。从里外间走来走去,负责掌握火候,及时换笼,活动蒸熟的包子,分类装篓。根据顾客需要收钱包货。估计是店主。
整体看来,门面虽小,所有安排均显得科学,合理。整洁,卫生。窗明几净。工作人员个个面带笑容。让顾客吃得放心,心里舒服。可以看出经营者的文化气质。来这里买包子,不仅饱口福,而且可以接受精神营养。作为水城商业窗口,堪称一亮点。
当然,关键是包子质量,好吃不贵。所以回头客多多。我住的小区离那里较远,一个偶然的机会,侄女推荐在那里买了一次以后,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只要不想做饭,或来客人,老伴就会让我去那里买一些。
一天中午,我去买时,等着买的人很多。先交钱。那中年人用一个长把的铁夹子接过我递上的20元钱,从桌空中塞下,然后拉开抽屉,笑着问我:“要多少?找给你钱。”
老伴喜欢吃灌汤包。8角1个,10元1包,13个,装袋提走。我想买一袋,又担心刚好够吃,留下遗憾,便想买两包,于是回答:“不用找了。买两包。”别样馅的大包,以前买过,口感也挺好。
“好唻!稍等。”中年人笑着应答一声,便回身忙去了。那神情,那口气,让人看着舒服,听着也舒服。我明白,他说“稍等”,是担心我着急,其实短时间包子熟不了,熟了也轮不到我。我理解他,也赞赏他的回答。做买卖就是要想到顾客的感受。他是好人,也是聪明人。
出于好奇,也是长期养成的观察习惯,在等着的时间里,我跟他聊了几句。从交谈中,知道他是阳谷人,在这个小店经营了已近20年。他一提阳谷,我忽然想到其他一些阳谷人开的小店,似乎都很兴隆。便向他说出了自己对阳谷人的好看法。
中年人有点激动。特意停下手头的活,郑重告诉我,这事有个原因:1985年至1987年大裁军的时候,家在临清的安排到临清,家在聊城的安排到聊城,家在阳谷的大部分也安排到聊城了。大部分发展得很好。经商发财的不少,也有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其中显然也包括他。看神情,有明显的自豪感。言外之意告诉我:部队造就人,军人素质高,是干好事业的原因。我突然发现,他确实具备军人风采。
作者简介:李民增,男,山东省聊城市人。作品经常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获奖,选入多种版本。出版有诗集《春雨潇潇》,诗文集《柳园漫话》。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