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
10元票价是否干扰市场
并非为了公益就能实现公益,就像怀揣美好的期望,却不一定通往预期的佳境。“公益电影进影院”并不否认走过弯路。
试点三周,周六、周日上午10时30分的公益电影专场上座率让人失望,共发出兑换券4280余张,实际观影仅692人。
症结很快找到:只针对低保群体和建筑工地农民工、环卫工人群体的覆盖面过于狭隘。拿试点的锦江区来说,低保人群总量仅4000人左右。由于年老体弱残疾行动不便和实际居住地远在郊区(市)县等原因,有条件观影的群众实际不到20%。“低保专场”的名声进一步限制了观影者的脚步。而环卫工人、建筑工地农民工,人员流动性大,休闲时间不多,精神需求常常不得不让位于生计需求。
事实上,低保群体与中产阶层之间的大量夹心层,才是既有精神文化需求又受限于市场高价的人群。认识到这一点,成都很快将“公益电影进影院”扩大升级为“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政策修正为:一是扩大惠民范围。新一轮试点不对观影群众设置任何条件,由市民向社区自愿申领,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二是扩大覆盖区域。在五城区和高新区全面试点。三是扩大参与影院。计划设置30个影院,以方便群众就近观影,并对参与影院给予6成上座率保底承诺。
此番“不限人”的惠民范围看似无限大,仿佛面向“所有人”,其实不然———因为限时,仅限于周三周日上午,自然将之与正常观影群体区隔开来。正如王春良所说,“公益票价看似降低了最低票价,对于院线来说并不会是亏本买卖,因为这样利用了院线的闲置资源”。这就很好地回答了10元票价是否干扰市场的疑问。
公益电影进影院,只不过是城市“广场电影”提升观影环境、质量、向电影院空闲资源转移阵地的一种方式。作为“电影人人看”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成都每年组织农村“坝坝电影”2万余场,社区“广场电影”近2000场, 2013年,全市在公益电影放映方面共投入了约520万元。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