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在争取男孩同意以后,医生其母亲面前把孩子的顾虑一一澄清。在得知儿子的压力来自于她时,哭得很伤心。决定自己一定要改变,与医生商讨,解决方案是:
l 给孩子一种感觉,天塌下来,妈妈能扛得住。
l 不再总关注孩子学习的事。
l 孩子需要的时候就出现,孩子不需要的时候,就自己找更多让自己快乐的事。
再后来,孩子看妈妈放松了,他也放松了,抑郁也改善了,顺利考上妈妈期望的高中,母子关系大为改善。但儿子照顾妈妈心情的状态,有比较深的沉淀,还需要妈妈和儿子共同来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也许大家看到这些会感叹:这个孩子真是太懂事了!但是心理医生在看到孩子懂事的时候,也看到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有问题。
很多人会认为,妈妈--儿子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母子相依为命不是很好的关系状态吗?很多文学也不是在描述和赞美这样的状态吗?
大众这么看,心理医生不这么看。
表面上看是母亲照顾儿子的生活,本质上是儿子照顾母亲的心情。因为妈妈的快乐太需要儿子能学习好,能考上妈妈希望的重点高中。或者说,儿子只有做到妈妈希望那样,妈妈才能快乐。妈妈在为孩子付出爱的时候,她意识到的是:我把鲍鱼肉给孩子吃,我自己吃鲍鱼肚子,这是为你好,是为你有个好身体,好成绩,好前途。但实际效果是:妈妈用“自我牺牲的、悲壮的爱心”获得了对孩子的控制。因为孩子得到妈妈这样爱的时候,内心有种感觉:我欠妈妈的。既然我欠妈妈的,就该还债,还债的方式就是感激、顺从,就该实现妈妈的愿望。这实际是用“妈妈的希望”给自己制造压力,要为妈妈的心情过早承担责任。妈妈在这么做的时候,只记得为孩子的前途考虑,以好的高中为理想向孩子提出希望,而内心渴望儿子照顾的需要掩盖在内心深处,连她自己都意识不到。
这也是母子关系分离不好的问题,即母子关系过于紧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孩子的成长意味着孩子与父母距离扯远,这不是现实的距离,而是心理的距离。即使父母与子女生活得很近,但他们仍然是独立的人”。孩子大了,如果与父母心理分离得不好,会形成“心灵联体”一样的状态,和生理联体的状态一样:“一半喝酒另一半有醉感,一半跌倒另一半有痛感”。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妈妈和孩子都不轻松,互相期待,每个人都被对方的愿望影响着,谁都不清楚哪些愿望是自己的,哪些愿望是妈妈的,无所适从,都觉得很累。
医生如何看待这个孩子的压力和抑郁情绪呢?——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医生热衷于用疾病模式看人,根据这个孩子表现,诊断抑郁性情绪障碍没有问题,可能会对家长说:抑郁性的情绪障碍是多么可怕的疾病,会降低社会功能,有可能自杀。因此会建议服用抗抑郁药物改善情绪,减少悲观想法,预防自杀。很多家长听了这些,会很害怕,会按医生的嘱咐,给孩子服用抗抑郁药物。医生给孩子诊断、开药,顺理成章;家长按医生的嘱咐给孩子服药是心安理得;孩子此时是疾病的符号,他会认为以后有个什么情绪方面的问题,吃个药丸就能解决。
但药物会改善抑郁情绪,能改变不健康的母子关系吗?用健康发展模式看人的心理医生,就不会把孩子目前的抑郁情绪仅仅看成是病,同时也会看到不健康的母子关系。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要影响孩子一辈子,孩子要一辈子吃药?所以,医生在考虑给孩子吃药物的同时,会对母子关系来进行处理。毫无疑问,这种获益是持久的。
药物和家庭关系干预,相当于拳击中的组合拳,灵活使用会有灵活的效果。如果一个医生头脑里只学会两种疾病,那么他看的所有病人就只有两个诊断;同样,如果一个医生手里的工具只有锤子,那么他治疗病人的结局也只有是钉子。
为什么说懂事的孩子不幸福呢?
如果问一问上面的男孩是否幸福,他最可能回答的是:“妈妈对我这么好,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啦”。表面上看是这样,事实又是什么样呢?
如果我们问他:你快乐吗?你内心感到平静和谐吗?孩子回答这些可能要迟疑多了。
这个懂事的孩子害怕妈妈“上火”,一直按妈妈的愿望做,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妈妈面前撒野。他内心可能认为,好孩子根本就不该撒野,“撒野是多不孝顺啊!”。他很乖,把自己的“孩子味”藏得很深。如果一直这样,他可能没有青春期,似乎直接由童年变成成年。而青春期恰恰是孩子不大不小的“撒野、胡闹”的时期,是找到自我的时期。只有幸福的孩子,才常常不用太懂大人们的事,才会在“恰到好处”的让大人讨厌中,不断尝试并确认自己。因此,这个懂事的孩子缺少一个不用懂事,却很幸福的童年!
在照顾父母的愿望和心情时,他会得到父母和周围人的夸奖,会有满足感,也可能被体会为幸福感。虽然幸福感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从心理学角度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还“债”而让别人快乐的活着,只为了别人夸懂事的活着,虽然他可能学业有成,但这个人难以活出自己,这不是心理健康意义的幸福。
如果这个孩子一直懂事下去,长大了后的生活能是什么样?依据笔者多年的心理治疗临床经验,我可以大胆预想一下。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