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花钱“买好话”反衬民意“无好话”

2013-09-11 14:02:00  来源: 时评界

小字体大字体

  这两天,很多湖南邵阳市民都接到一条短信,短信开头是:“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家乡才能真的好”。短信是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发来的,短信称,请接到省里民意调查电话,同时给出了客观公正、积极评价的市民,凭通话记录可以领取300元误工补贴。(9月10日《新京报》)
  市民接受省里民意调查电话,短短5分钟即可领取300元误工补贴,每分钟补贴60元,确实“价格”不菲。只是政府这种公然花钱“买好话”的方式,却让人心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不是滋味,如果民意调查需要靠政府收买人心,只能反衬出当地政府工作的悬浮,民众对政府工作不认同,打心眼里“无好话”可说,才倒逼政府想出了“买好话”的损招。
  民意调查,原本是了解公众舆论倾向的一种社会调查,可以如实反映民众对某个地方或某些社会问题的态度倾向,如果调查得当,对于推动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就调查的本质而言,真实、客观、公正是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地方政府让花钱让市民“唱赞歌”,民意调查的性质已发生根本改变,甚至演变成了弄虚作假的“政绩秀”,调查也就失去了意义。从民众的角度说,民意调查也是他们向上级政府反映心声的重要渠道,而政府花钱“买好话”,无异于堵塞了民意诉求的表达,此种行为用“强奸民意”来形容也不为过,须知民众连真实想法都受到政府干预,这样的调查还有何民意可言?
  尽管邵阳市综治办面对媒体解释称,不一定要“说好话”才有补贴,发放补贴是为了提高电话调查访问的完成率。但从当地市民反馈的情况来看,政府发短信外,还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或民警入户登记,让他们在调查时“说一些好的方面”。如此动用政府工作人员甚至警察,就是为了鼓动市民“说好话”,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事后解释不过是在狡辩和“捂盖子”。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盖子”能勉强捂住,里面的污秽气息也会暴露无遗,这些从当地市民对补贴“不感冒”并向媒体投诉的现状可以看出,政府花钱“买好话”不过是弄巧成拙,最终不仅会失了民心,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政府只有处处以民众利益为上,扎实推进民生事业,才能换来民众真心“说好话”。政府“买好话”除了自毁形象外,只能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笑柄,邵阳此举值得更多地方政府反思和引以为戒。

  作者:林萧
  稿源:时评界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