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谁在开”、“不知开去哪”,公车私用,乱开、乱停、乱闯……对公车使用乱象、“车轮上的浪费”,群众反映强烈。从今年开始,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138辆公车,全部贴上“公务用车”标识并附举报电话,亮明正身,接受监督。(1月21日人民网)
“不知谁在开”、“不知开去哪”,其实反映出的是民众对公车难以实施监督的一种焦虑。车轮上的浪费甚至腐败,是近些年来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公车肆意浪费和挥霍纳税人的钱,难免不引起纳税人的反感甚至愤怒。加强对公车的外部监督,让公车全裸在老百姓的视野中,不失为治理公车浪费甚至腐败的良策。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8辆公车,全部贴上“公务用车”标识并附举报电话,亮明正身,接受监督,很值得赞赏。
必须承认,汽车已经成为公务人员必配的办公用品,就跟一支笔、一张纸一样,是为方便公务员办公用的。从这个角度,只要是工作真正需要,只要公车是拿来为人民群众办事和服务的,按照什么标准配车、车子怎么使用,老百姓都没意见。现在社会对公车问题之所以有那么多怨气,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不满意公车使用上存在严重的浪费甚至腐败现象。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即车辆公用三分之一,领导及家属私用三分之一,司机使用三分之一,被戏称为新“三三制”。
公私利益混淆、公私身份不清、公仆服务意识缺失、监管措施不到位等等,这些都是公车使用的矛盾点。平心而论,在我国公车使用并不缺少约束的制度,真正缺少的是从上到下“动真来硬”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决心和行动。监管和规范公车使用,光靠各单位的自律是不够的,应该借用社会的力量。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138辆公车,全部贴上“公务用车”标识并附举报电话,让公车主动“亮明正身”,这是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坦然接受社会监督所表现出的一种高姿态。在中央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工作作风的真正转变,也是真正在走群众路线。
作者:钱桂林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