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倒副教授爸爸的小学数学题有何意义?

2014-05-08 08:02:1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顾大松,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被一道数学题难住,顾大松拉上当工程师的妻子一起研究,却同样发现不会做。他无奈之下只好上网发帖求助。谁想到,一大圈教授、博士生、工程师朋友七嘴八舌,也没能答到点子上……(5月7日《现代快报》)

  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不仅难倒了身为副教授的爸爸,也难倒了理科出身的工程师妈妈。此外,还有不少教授、博士生、工程师、税务专家等高材生也和这道题目较上了劲。虽然最后有人解出了这道题,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一道数学题目需要如此多人大费周章才能得以解决,这道题目究竟有何意义?估计除了命题教师自鸣得意外,不少小学生却会因这道题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无论这道数学题是否属于附加题性质,又是否只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升自己。显而易见的是,其难度已经远远超过小学生的认知范围。虽然是在考察学生理解规则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种考察明显被人为的拔高了。在素质教育的语境下,不少学校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命出一些旨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试题。然而,一些素质考题哗众取宠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名义,命出一些慕名奇妙的试题,即使是教师都不一定会做的题目却拿来考小学生,这种表面上落实素质教育的行为着实让人费解。之前,徐州睢宁五年级数学考试题中有一道“水果式神考题”,说是为考查孩子的辨识能力和发散思维。但该试题明显存在逻辑上的混乱,既没能起到应有的考查作用,反倒让网友解读出不少“内涵”。而这道难倒众多高材生小学数学题也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同时,这也是对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过分拔高和对数学课标的误读。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方面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这道找规律的试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但由于对小学生认知水平了解不充分,试题的难度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并且超出了数学课标的要求。不仅小学生做不出来,不少大人也是束手无策。小学生因为难以解决数学问题,势必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再者,退一步来讲,即便小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这道试题,但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这样优秀的教师。一道小小的试题,印证了不同学校之间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有所不同,同时也佐证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好的学校可以出难题、偏题、怪题,是因为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帮忙解决。但对于差一点的学校而言,当学生拿到这些试题时,只有不知所措的份了。

  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如果非要借素质教育之名不安套路出牌,搞出一些测试学生素质的花哨试题,其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

  作者:王瑶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