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供应商、经销商被厂家“严管”
广州一大型高档车连锁维修厂的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汽车品牌厂家强势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不能对外供应配件,所以像他们这类维修厂基本拿不到所谓“原厂配件”,只能选用质量好的副厂件替代,对于一些高档豪车,则“以修代换”来降低消费者的维修成本。
记者获悉,目前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除了博世、德尔福等大型外资零部件企业有实力与汽车厂家抗衡外,大多数中小型零部件在与汽车厂家签订供货协议后,基本已经不能对外再销售相应的零配件。当然,零部件供应商也有苦说不出:汽车厂家如果发现零部件供应商私自对外供货,不仅会处罚,还会随时取消配套资格。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厂家在汽车商品零售和配套中,其实是属于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汽车厂家在上游约定零部件供应商不许对外供应,下游严令经销商不许用副厂件,一经违反都要惩罚。
当然,为了规避垄断风险,未雨绸缪,近几年也有汽车厂家在国内强制一定比例的零部件卖到社会上。但同时,为了更加规范经销商的零配件来源,不少厂家则更为积极地布局零配件供应中心,如宝马、奥迪、奔驰等品牌,在华东、华西、华南等地的零部件配送中心已经陆续投入运营。
反思:制度缺陷导致零配件价格“垄断”
汽车零配件价格暴利如何监管?监管可以摆在哪个环节?目前谁都没法给出答案,因为现有《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制度性的缺陷,汽车品牌对品牌产品售价的垄断可谓是彻底的。尤其是比整车销售问题更严重的是,绝大多数厂商对零部件销售渠道的垄断。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汽车厂家纵向垄断汽车零部件价格,导致消费者在维修保养过程中要付出高额的零配件维修费用,这才是关乎广大有车族切身利益的事情。”
一直以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简称《办法》)规定了,汽车供应商对终端流通环节的经销商有着直接的制约。尤其是对未经汽车品牌销售授权或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企业,不得提供汽车资源。
业内人士表示,《办法》的“独家授权并经销”是垄断的由头,总经销商可以通过对新车价格及零配件的定价和限价来获得暴利。
事实上,今年随着汽车投诉案例的增多,关于汽车售后维修方面的品质问题也频频曝光,尤其是部分4S店甚至以副厂件充原厂件瞒天过海的问题更让消费者无奈。据悉,商务部近日正在积极研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简称《办法》)的修订。而汽车零配件的价格和渠道的“垄断”如何解决,让中国越来越庞大的有车一族,开得起车,更实惠地修车,这也是有关部门应该要调查研究的。
记者了解到,虽然各国规定各有不同,但美国的汽车专卖店极少进行汽车零部件销售和维修,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里就能买到各种品牌的汽车零部件;而在欧洲,欧盟更规定不允许汽车厂商通过4S或3S店的模式垄断汽车零部件的销售和维修市场,4S店不能搞独家代理,同时必须负责两家以上的汽车品牌销售和维修业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