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印象科达》目录
序一
序二
引子
01创业篇
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西方一些大企业家大都出身于殷实人家,如“股神”沃伦·巴菲特、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许多东方企业家则往往出自食不果腹的寒门,如长江实业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刘双珉同样生于贫寒农家,只是祖一辈父一辈的勤谨、努力,尤其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02成长篇
那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峥嵘岁月,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炼狱时代。多少企业虎头蛇尾、昙花一现,多少企业家起于草莽终于草莽。大浪淘沙,最终留在海岸线上的,即便不是闪光的金子,也是晶莹剔透的贝壳。刘双珉和科达集团是令人羡慕的胜出者,但荣光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难以坚守的勤奋。
03砺志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小企,到享誉全国的知名强企,这需要经过无数次华丽转身,最终才能化茧成蝶、翩翩飞舞。需要经过无数次淬火锻打,最终才能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刘双珉和科达集团的成功,在于他们永不言败、从不退却,在于他们愈挫愈奋、砥砺前行,在于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寻求突破。
04发展篇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这种准备应该包含了承载机遇的综合实力,把握机遇的沉稳力道,扩大机遇的巨大能量,化用机遇的凌厉节奏。刘双珉和他的科达就是一个为机遇而生的有准备者。他们用一次次的成功,诠释了机遇与勤奋、稳健与创新、生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05谋略篇
企业要有定力,但定力不等于消极,不等于拘泥,更不等于作茧自缚。仰观俯察,精思妙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作为著名军事家孙武故里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刘双珉深谙“动”与“静”、“谋”与“行”的辩证关系。谋定后动,捷足先登,这是刘双珉和科达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企业需要向他们学习的法门。
06辉煌篇
《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说,“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换言之,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很难,如同鲤鱼跨跃龙门。不过,这些评判似乎更适宜那些一次成型的企业。而如刘双珉领导的科达,是一家始终在做着正向演替,始终处于上升期的企业,只要他们扎实努力,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只要他们不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必然会由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07人才篇
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创办人、著名企业家王永庆生前主张用好“70分”人才。他认为“70分”人才容易得到、便于驾驭,对企业的忠诚度高、感恩意识强,是最适合做下属的。但在刘双珉看来,“70分”人才、“80分”人才、“90分”人才、“100分”人才都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只要有能力,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他礼贤下士,来者不拒。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科达是一方自由自在的创业蓝天。
08理念篇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成就理想。企业如同一个容器,其真正的容量,在于其最大限度释放出来的可利用的长度、高度、宽度。这几个“度”不是天生的,它们就把握在企业家自己手里。刘双珉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也是一个能够学以致用的人,这是他们那一代企业家最为难得的优秀品质。而正是这种可贵的品质,成就了科达,成就了刘双珉。
09责任篇
做一个企业家不难,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不容易。做一个富甲一方的有钱人不难,做一个利不忘义的有钱人不容易。刘双珉的可贵,不仅在于他照章纳税、安置就业的企业家本分,也不仅仅在于那份总能清点得过来的爱心捐赠。更深沉、更厚重之处,在于他能摆脱古今中外多少企业家默认的“先昧心赚钱,再花钱买良心”的人格怪圈,在于他的企业从来没有随波逐流走上过“先污染,后治理”“企业污染,政府治理”的歧路。
10展望篇
基业长青不是梦,百年科达不是梦,企业航母不是梦。因为你一直都在身体力行,因为你一直都没厌倦奋斗的征程。科达集团扬帆远航、前途似锦,刘双珉让人们领悟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企业家精神。
后记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