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另类解释
前日,北大未名BBS和北师大论坛“蛋蛋网”上,分别贴出一则招募“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女大学生提供静脉血用于课题研究的网帖。帖子落款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遗传室”。对此,有网友表示不解,为何“非处不可”?(新京报9月13日)
看来北大招募处女大学生志愿者提取阴性血清样本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按照课题组成员刘女士的说法,这是国际学术界公认比较科学的做法。因为18—24岁的处女,感染HPV病毒的可能性低,所以,才选用处女的血清样本作阈值判断。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要的就是求真的精神。人们之所以对北大的“处女情结”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无非是招募“处女”惹的祸。科学研究应遵循其内在规律,别人无权置喙。从这点讲,北大肿瘤医院遗传室也不必“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完全可以大方一点,如果因怕引来网友围观,就轻易把帖子删除了,这没事都成有事了,还会让外人质疑:是招募处女还是有意炒作。
北大招募处女大学生志愿者提取阴性血清样本,背后折射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按说北大课题组要求“18-24周岁、未发生过性行为、身体一般状况良好”的处女大学生也不是什么苛刻条件,在良好的社会环境里,大学里应该是一抓“一大把”,如今倒成了“稀有资源”,以至于要用 “何以解难,唯有招募”这一招,方显道德窘境。
一个北大有成千上万的在校女大学生,100名健康处女都要进行网上招募,到底是大学处女之少还是女大学生爱心的缺失。一个人只提供静脉血3-5ML,多吗?不多也。不能让100名处女血清样本成为压垮科学研究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是现有法律还是社会道德,都禁止婚前性行为,大学生更应当模范带头,学会自尊自重。处女大学生成了“稀有资源”非社会之幸,是大学之痒。
别再让北大招募处女大学生志愿者成为笑谈。全社会有识之士当思之。
作者:郭双年
稿源:时评界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