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兆园:完善标准体系 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2013-09-15 21:18:17  来源: 新华网

小字体大字体

  编辑:齐小川

【主持人】那么,我国与国际标准接轨有着怎样的实质意义呢?

【章兆园】我国的医疗器械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与国际标准接轨,当时只有一个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作为卫生部的医疗器械标准化单位。所有的医疗器械标准,都是由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进行资料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建立,更加快了对标准的制定,从全国成立的八个医疗器械研究所,陆续地发展至近20个医疗器械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均是与国际上的ISO、IEC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衔接对应的。

虽然我国的医疗器械起步比较晚,但是我国的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发展伊始已依据国际标准体系建立,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之后,通过引进转化了很多国际标准,对产品的安全有效,给予了诸多指导。在我看来,标准即是产品的设计质量之一,要将标准的要求作为设计,这样产品才能高质量并安全有效。而且,与国际接轨进入市场,就是要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比如CE的医疗器械法规。促使了我们国家的产品,乃至企业,能够及早地符合国际的标准,并取得CE认证,从而进入欧洲市场。

【主持人】随着医疗器械检测领域不断交替更新,不仅要依靠已有标准,还需要起草制定新的检测标准。作为医疗器械检测标准化的工作人员,您可以具体谈谈多年来的感想吗?

【章兆园】虽然,我国的医疗器械标准已与国际标准化接轨,但是这一领域仍存在很多空白。以“非典”期间为例,使用什么样的口罩可以预防感染“非典”病毒,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医院内长期以来沿用棉布防护服、纱布口罩,而当时钟南山院士曾指出“用16层的纱布口罩就可以有效预防非典病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访了一些生产防护口罩的企业,比如国际上的3M公司、金百利公司。此后,我们得知如果要以无纺布的防护口罩,起到阻隔病毒的能力,则须要达到95%才能预防“非典”病毒。然而那一时期,我们并没有相应的检测仪器,通过天津一家美国公司的检测,我们了解到24层纱布的口罩也仅有7%~8%的阻隔能力,可以断定其不能阻隔“非典”病毒。经过为期一周的翻阅大量资料,我们制定了医用防护口罩标准,这对我国的口罩生产有了指导标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随后,我们又生产了外科口罩,即在手术期间用于阻隔病人与医生之间的细菌传递。如今,医院很少使用棉布作为防护用品,手术的消毒材料也全部采用了无纺布。我们知道,中国是无纺布的生产大国,但是80%的产品是用于出口。如今的标准,改变了这一情况,无纺布制造的口罩、防护服等等已大量用于医院,有效地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主持人】既然建立了标准体系的技术基础,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现有的医疗器械检测体系是怎样的吗?

【章兆园】既然有了标准,那么就需要我们进行实施。刚才提到,医疗器械实际上是电子、机械、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各方面在医学上的应用。因此,很多新技术都在第一时间用在了医疗上,例如3D打印。现如今,手机领域发展迅速,移动医疗则利用手机为医疗终端,可以做很多工作。至于怎样去检测这些器械,则需要很多相关对应设备。介于此,一个覆盖广泛、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监管有效的医疗器械检测体系,运应而生。“非典”时期,我国有10个国家级的检测中心,还有40多个省级的检测中心。此外,在电工电子行业中,很早就要求并实现了做电磁兼容,由于电磁对医疗器械存在很大影响,医疗器械检测,在此方面也应该达到标准。

【主持人】这样,如何不断加强检测的技术先进性来确保标准的应用和市场监管,以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章兆园】首先,要在产品上市前进行监管工作,体现在医疗器械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安全有效等等方面。需要检测人员从其生产体系、生产管理进行控制,对产品做一个全面的评价。医疗器械不同于电工、电子产品,除了需要其有效性以外,还涉及诸多安全问题,这关系到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而医疗器械的检测数据就涉及到安全性,例如血糖仪:检测的数据关系到是否用药合理,如果用错药物,对患者来说就是极其不安全的。如果放射治疗的剂量是不准确的,就会大面积损伤病人的正常组织;照射设备使用不准确,未照射到肿瘤上,而是照射到正常组织上,对患者而言也是极大的伤害。所以,医疗器械的性能必须合格,其标准与电工、电子产品是有本质区别的。

【主持人】请问,我国在医疗器械标准、检测领域的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方面是如何做的?

【章兆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除了机构的发展、设备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人员队伍的发展。过去主要是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员,像我们以前都是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的,在科研进展的同时,会研究设备的标准,并参与一些检测。在2000年,我们这些研究机构纷纷独立出来,并招聘了大量能够满足医疗器械学科需要的各个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而且随着这些机构规模的壮大,对这个专业有兴趣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所以,招聘人员的学历也越来越高,以我们研究所为例,大概汇聚了200多人,其中有11位博士,博士后,还有30~40位硕士。

不过,研究所内人员虽然学历很高,但是他们经验较少,尤其面对医疗器械这样一门综合学科的领域。例如,我们治疗肿瘤的放射仪器设备——加速器,仪器内既包含电器内容,又有电子线路、微电控制,还有高能物理;仪器产生射线出来有加速板,因此还有生物相容性。所以,与病人接触的一些材料,必须要做生物学评价。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量先进的软件配备,医生还要根据放疗计划给机器计量,给患者计量,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具备各个方面的经验,对器械进行监测工作。

所以,作为某一个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其他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培训,到医院、企业实习,加强实际操作经验,至少要摸爬滚打五年,才可以真正独立工作。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