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给出“十大品牌”称号的单位并不一样,评选单位包括某建材家居研究中心、某装饰协会、某卫浴榜组委会等。 “只要给钱,都能评上‘十大品牌’。”北京一位从事了10余年地板销售的业内人士称,有些企业刚评上“十大品牌”没过几年就倒闭了。营销专家周淮山说,这类评选大多事前没有标准,事后没有监督,实质上就是竞价排名,甚至有些就是直接收钱发证。 (10月7日 光明网)
在中国,各行业的“十大品牌”多早已不是秘密,建材业如此,奶粉业如此,服装业如此,这样的名单可以列出长而又长的一串。可是“评”上了“十大品牌”,产品质量和服务不见得就真的成了“品牌”,因为“只要给钱,都能评上‘十大品牌’。”
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吧,“竞价排名”让“十大品牌”变了味,更让消费者对大多数“品牌”含金量产生质疑,笔者不想深究“十大品牌”背后的利益链有多长,只想在此讨论“十大品牌”泛滥背后的“品牌文化”先天不足。
企业只要肯花钱,不管你的历史有多短,不管你的产品市场覆盖率有多低,不管你的客户美誉度有多差,不管你的产品在市场上多么籍籍无名,各种各样的研究中心、行业协会、组委会、“权威”机构总能为你颁发流金溢彩的“十大品牌”证书和奖杯,有了“十大品牌”作招牌和门面,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能卖得好或更好,很多起先并非品牌的企业就这样起的家,招摇撞骗多少年,钱越赚越多,名越做越大,最后还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品牌”,放眼今日中国之品牌企业,有多少家走过这样的“品牌之路”?
冒牌“十大品牌”行走江湖N多年,消费者被骗过了,政府监管部门被骗过了,媒体被骗过了,甚至连企业自己都被骗过了,因为说自己是“十大品牌”,说多了,说久了,听的人相信了,最后连说的人自己都深信不疑了,心理暗示的作用不能小觑啊。
这就是“品牌文化”先天不足的根源:企业急功近利,恨不得做出产品和服务前就炮制出概念和“品牌”,企业没有耐心和诚心培育品牌,总希望客户用一次就“不离不弃”,如果是做手机,巴不得一次就做出“苹果5S”来;再看市场和客户,很多客户不知道品牌是市场筛出来的,他们宁愿相信广告上“权威”机构和“著名专家”的推荐,也不信客户体验,反而是一看到“十大品牌”的宣传,就断定“选品牌准没错”,而且这种“品牌代入感”会代替甚至否定自己的个人体验,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假品牌也能蒙混过关。
那么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呢?各种各样的研究中心、行业协会、组委会、“权威”机构,他们本来就和政府扯不清道不明,政府部门职能不清或监管不严,各种挂靠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机构利用自身资源搞点创收或利益分成,某些政府职能部门自然“静观其成”。
品牌最终还是由市场形成的,而我们的企业、消费者和有关管理部门却迷信或坚持最好有政府背景的所谓“权威认证”,这正是我们的“品牌文化”最大问题所在。
“十大品牌”泛滥,有多少关联“品牌文化”先天不足?看来我们的“品牌文化课”还要补一补。
作者:程振伟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