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无钱手术自锯右腿直刺医疗救助之软肋

2013-10-12 08:17:26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今日下午5时,河北卫生厅派出3名专家为“锯腿男子”郑艳良做初步检查。专家会诊后,决定将郑艳良送往保定市第二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制订初步治疗方案。据此前报道,郑艳良患怪病疼痛难忍,因无钱做手术自己在家中锯掉了患病的右腿。(10月11日《新京报》)

  这是笔者希望看到的一幕,郑艳良最终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医疗救助。但这样的救助前提却是一种被动形式,即在媒体曝光之后才姗姗来迟。笔者完全有理由假设,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郑艳良可能一辈子就这样,锯掉自己的右腿然后艰难生活着。而相关部门的救助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将这样的医疗救助的死角都照亮,让整个社会感受到温暖。这更是一个疑问,因为“钜腿男子”刺向的正是医疗救助的软肋,而这样的软肋却远非第一次被刺痛。只是,郑艳良的经历更加悲惨,更让人引起悲痛的感觉,而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其救助的力度显然是没有过的,但是,这样的救助更让人心生疑窦。即,如果这样的救助属于常规,为何之前没有实施?

  从过往的新闻中,为了挽救自己妻子,私自印刻医院公章进行透析的有之;为了活下去,自己制造透析机器的有之;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敢于抢银行的有之。这些林林总总的事件推挤在一起的时候,让笔者觉得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一群被遗忘的人群。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救助制度的软肋所在。基本社会保障应该广泛包括所有的人,无论是从事哪个职业,无论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都必须一视同仁而不能够区别对待。但是,现实总归是现实,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上不仅存在着所谓的二元制结构,更是有无数的人被排除在外。在二元制度之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呈现不公平的趋势,而广大的企业职工只能忍气吞声。

  更为可怕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辈子以务农为职业的人群永远成为被遗忘的一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在农村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不了解,最重要的不理解乃是为何先交钱然后再返还的形式。而尽管如此,即使参加的人们在罹患重大疾病的时候总是需要先付钱,再报销。如果没有足够的钱垫付的话,只能等死。就像郑艳良这样的人,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没有前期的垫付资金,罹患疾病的时候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所以说,“钜腿男子”尽管得到了救助,但是其背后千千万万个像郑艳良这样的人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是采取同样的措施通过媒体的曝光获得支持还是自生自灭呢?

  话又说回来,不仅面临着这样医疗救助的难题,更为现实的难题在于医院本身的“先交钱,后看病”的制度限制。尽管,很多地方曾经尝试过“先治病,后交钱”的措施,但都是属于一场秀,处于无疾而终的境地中。对于像郑艳良这样的人来说,社会上还有多少没有纳入基本社会保障范畴的,需要一个统计数字,这样的一个数字到底如何造成的需要给予一个解释,如何将这样的一个数字消灭掉,将所有的人纳入到这个体系之内应该给出一个时间表,否则,软肋永远是软肋,坚强不起来就是漏洞。

 

  作者:王传言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