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谁家过年吵架 常回家看看是根本

2014-01-25 08:26:22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因为过年回谁老家的问题,23岁女子李某和丈夫张某发生争吵继而撕扯起来。盛怒之下的李某强行将张某赶出家门,将门反锁后打开燃气自杀。接到报警后,青岛开发区警方强行破门而入,将已经昏迷的李某救出送医。(1月24日《齐鲁晚报》)

  表面上看,这夫妻俩的纠葛是因为回谁的父母家过年。而实际上则不然,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忙碌让他们少了常回家看看的机会;表面上看,因为回谁的父母家过年而自杀是心理不够成熟的表现。而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皆是因为回家看看机会的珍贵。

  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实,在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尽孝,而是少了尽孝的机会。看到这条新闻,让我想起了2013年曾经被网友很关注的两条新闻:一则是,一位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在山东找到了一个月薪6000多的工作,当听说家乡江苏有招聘活动,他毅然选择到家乡当了一名小保安。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我就是想离父母近些,再近些,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另一则是,过了中秋节,南京张老太的儿女都陆续奔赴外地上班,看着孩子远去的身影,老人养成了习惯,每天都站在窗前发呆。

  一家人不能在一起,一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这才是为回谁家过年引发自杀事件的元凶。我们为了让为人子女者能够多回家看望父母,出台了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从法律的高度来约束年轻一代的行为。然而,我们在出台这部法律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用法律的手段,为孩子的常回家看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呢?

  回谁家过年原本不是个大问题,只要心中装着父母,就是一个幸福的年。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社会现实。这就是目前的就业环境、用工市场存在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在家乡就业对于很多草根来说,几乎成了奢望,就算勉强可以在家乡找到工作,和别的城市比,在出彩机会、成功机会、财富创造机会上也是不一样的。另一个方面,用人单位平时不是加夜班,就是早上班,有的甚至占用工人的双休日,更有甚者还会占用节假日。有的漂泊者已经好久没有见过白发苍苍的爹娘了,他们会不珍惜这次机会吗?

  终于有了一次和爹娘相守的春节7天假日,谁不想回家看看自己的爹娘。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会认为这对夫妻都是自私的,只考虑自己没考虑对方。而在我看来,这责任不在他们,而在社会。如果,我们有更多闲暇的时间可以和爹妈在一起吃顿饭;如果我们有更近距离的就业和安家;如果我们有符合百姓期待的更多黄金周,这春节一次不回家,谁还会在乎?

  前段时间,一家企业晒出了自己的春节假期,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他们的假日是18天。试问,如果这对小夫妻也有幸在这家企业上班,他们是不是也不会为回谁家过年而纠结?他们可以妥善安排行程,到双方父母家都过过年。

  因为回谁家过年引发自杀,折射出的是我们少了“常回家看看”的机会。

  作者:郭元鹏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