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交官夫妇山区支教令人感动

2014-04-20 18:47:06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有一对年逾七旬的夫妇,自2005年起从北京来到自己的老家--贵州山区支教,且一呆就是9年。他们就是原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朱敏才,以及原在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教书的妻子孙丽娜。(见2014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朱敏才夫妇的行为,令人感动。

  朱敏才夫妇的行为所以令人感动,首先在于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致力于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的决心。2005年,当他们在电视上看见一个年轻的女老师背着孩子在上课,且全校就她一个老师画面后,当即下决心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帮助家乡改变缺少教师的现状。“说走就走”,老两口从北京出发,乘坐30多小时火车、7个多小时汽车、1个多小时公交车,来到了他们第一个支教点--黔西南州兴义市尖山苗寨小学。从此,他们便踏上了漫漫的支教路。

  朱敏才夫妇的行为令人感动,还在于他们作出了巨大牺牲,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退休后,原本应该住在北京的部委大院里安享晚年,但却放弃了;艰苦的生活条件,让老两口身体都出了问题,孙丽娜曾多次回北京看病,今年3月回京体检时发现右眼已经失明,但她坚持用那只视力只有0.03的左眼给孩子上课;他们的女儿和儿媳妇先后生孩子,都没能回去照顾。女儿曾当面哭诉过几次,但他们总是强调孩子超过18岁,生活应该自理。支教中,他们克服了生活中重重困难。刚进支教点时,简陋的两间教室是用石头垒的,只有窗户洞没有窗户。条件之差,让他们始料未及,但还是把铺盖卷放在公共厕所隔壁住了下来。他们每个月下一次山,进城在小旅社花30元开个房间,理个发,好好洗个热水澡,再一头扎进新华书店看书。如今,条件才得到改善。

  朱敏才夫妇的行为令人感动,更在于他们让山区的孩子学到了知识,有了理想。他们进支教点后,给苗寨的孩子们开设了英语、体育和音乐课,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两人的课都排得满满的,朱敏才还自创了一套“尖山棍法”,带着学生一起锻炼身体。令他们欣慰的是,学生们从以前的一言不发,到现在“想当班长,还要上大学,有了自己的理想”。

  朱敏才夫妇的行为,也感动着社会,感动每一个人。常有人问这对老夫妻:“支教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朱敏才的回复是,“等干到身体不行了,爬不起来的时候就回去”。孙丽娜则说,“老伴在哪就跟着照顾到哪,要不他一个人日子没法过啊”。老两口的爱心和执着打动了阿里巴巴公益天天正能量基金,资助了他们10万元现金,但他们却把这笔钱捐给了支教的村小,准备给学生们盖一个小食堂。

  教育兴衰,匹夫有责。教育作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需要社会各界和每个公民添砖加瓦,包括给予资金、物资和师资的支持。朱敏才夫妇到贵州山区支教的行动,无疑尽了匹夫之责,也为人们树立了支持教育事业的榜样。

  作者:侯文学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