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抗日纪念馆初具规模
4月2日,距离清明节小长假尚有2天时间,但是在汝州市陵头镇段子铺村,由王登科修建的抗日纪念馆外,已是人头攒动,一番热闹景象。这座抗日纪念馆依偎桃花山脚下,坐北朝南,初春阳光,暖风和煦。视野之内,桃花、梨花漫山遍野,竞相开放。来自汝州、郑州的游客们停好自驾车辆,拾阶而上,穿行于一片花丛,眼前豁然开朗,在一片开阔地段,抗日纪念馆就坐落于此。其周围,多名施工人员进驻现场,正扩建馆舍和修整路面。
这座抗日纪念馆不大,两层楼约有2000平方米,但是里面馆藏的物件相当丰富。一楼馆舍里,存放着数十个展板,上面粘贴数百张照片,它们分组分序列编排,用简要文字作概述,介绍了这座图片定格的历史,彼时的参与者,是何种情景怎样风貌。和一楼一样,二楼除了展示抗日图片外,还陈列了数枚日式枪炮、弹药壳、行军装备等,多达二三百件。
上世纪40年代,侵华日军曾穿行汝州、登封、新密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皮定均将军带领他的部队,作为抗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多次和日军进行正面交锋。当年浴血奋战的情景,被予以着重介绍。
“像这样的纪念馆,我希望多搞些。”65岁的参观者王先生带着小孙子一边参观一边认真地说,多修建些抗日纪念馆,让后辈们直观了解那段历史,“观看图片和实物,远比干涩的说教生动直观,让人更容易接受。”
倾听着民众的赞赏,王登科会心地笑了,但他的笑容里,分明带着几滴眼泪。这个庄稼汉,胡须花白稀疏,微微驼背,腰间皮带上挂了部手机。若有人打来电话,手机铃声播放着他定制的宣传抗日纪念馆歌曲。从行头到言谈,他的生活早已融入抗日纪念馆,其间辛酸,和他的压力,“很想找人喷喷”。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