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产出好阿胶,优质的地下水使得聊城南部地区的阳谷县和东阿县出产正宗阿胶。但记者调查发现,聊城阿胶产业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一些民营阿胶企业规模较小。为打造完整的阿胶产业链条,聊城市正在谋划阿胶产业集群,提高阿胶行业竞争力,扩大聊城阿胶产品的市场份额。 □ 本报记者 高田 百余家企业“同台竞技” 古阿井之水加之驴皮熬制的胶方,称为阿胶。聊城南部的东阿和阳谷一带处于泰山山脉的西麓、太行山余脉的东部,两山山脉的地下潜流在此汇合。此水经地下岩石与沙砾层层过滤,顺着泰山、太行山余脉一路逶迤来到东阿、阳谷,汇聚成庞大地下水系。正是这样的天然矿物质水加以乌头驴驴皮熬制,才有了滋阴上品阿胶。 记者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阿胶产品市场发展迅速,一批制胶企业也蜂拥而起。据东阿县中小企业局统计,目前仅东阿县就存在着阿胶及其系列产品的民营生产企业32家,从业人员1400多人,主要集中在东阿县经济开发区、铜城街道、陈集乡。 与此同时,目前在聊城市阿胶及制品、保健品产业集群中的阿胶企业共有85家,其中公司地址在东阿县的占了70%。在所有注册的85家企业中,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元的6家企业全部在东阿,其中包括华润旗下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东阿史美生阿胶保健股份有限公司,东阿澳东药业有限公司等大型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所有注册的85家企业中注册资本大于100万元的有17家企业。 阳谷县经济合作局局长杨清洁介绍,阳谷县的阿胶企业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阿胶的发源地阳谷县阿城镇,阿城镇是距离东阿县最近的一个乡镇。据阿城镇镇长申春青介绍,阿城镇现在有阿胶及阿胶制品生产企业7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古阿井阿胶厂,2012年阿城镇阿胶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上缴税金200余万元。 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100多家制胶企业,因道地、水质、原料基地、品牌等原因,群龙无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混乱状态。“这种散、乱、小的局面,不利于阿胶产业培强做大。”聊城大学的一位专家这样认为。 产业集群推动县域发展 整合资源,以集聚化发展做大产业,是聊城市发展阿胶产业的基本思路。 发展产业集群既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又利于县域经济发展。记者了解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阿胶产业集群已经初步成为东阿县的四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阿胶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整个聊城市阿胶产业发展的持久推动力,被提升至重要议事日程。 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来看,首先聊城市拥有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贡禧堂、国胶堂等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以及对其模仿、追随,逐步具备了产业集群雏形。其次,东阿县和阳谷县有着相当数量的民营阿胶中小企业,它们是发展特色阿胶产业集群的中流砥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目前东阿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聚集了一批阿胶成产企业,产生了阿胶产业的聚集效应,山东东阿阿康阿胶药业有限公司、东阿修元阿胶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史美生阿胶保健股份有限公司、贡禧堂阿胶等一批企业,可以说,阿胶产业集群化发展呼之欲出。 “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三五年内阿胶产业集群化在聊城可望实现。”聊城市经信局相关人员坦言,培育阿胶产业龙头与做大阿胶产业一样急迫。 政府扶持培育阿胶“龙头” 提高现有产业集群的集群化程度,在投资环境上进行优化,投资政策上予以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投资办厂,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吸引,引导企业进园区,共享园区的基础设施资源,实现集群规模经济效应,是目前阿胶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子。 据悉,由于阿胶产品的原料驴皮资源稀缺,导致原料市场价格、产品价格不稳定,多数民营阿胶企业依靠养驴散户收购,没有长期、稳定的原料供货渠道,过多的生产资金滞留在了原料部分,资金周转缓慢,致使阿胶产业发展缓慢。东阿县贡禧堂阿胶总经理赵云峰说,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必须有一定的原料库存,其中价格连年上涨的驴皮占用了企业的一部分周转资金,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较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联合,拓展原料基地,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提升阿胶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阿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重点培育核心龙头企业,聊城已经发力。据透露,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利用等政策,使更多的民营阿胶企业做大做强,成为集群中的核心主体,带领整个集群向前发展。此外,专家建议,发挥产业集群的功能,借助产业关联效应,可以通过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拓展形成关联度比较高的产业集群,这样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