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泉巨永乡的双山子小学,因为道路崎岖,车辆很难进入。没有英文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使得山里的孩子们在这儿读完一、二、三年级后不得不外出求学。曾经上百人的学校如今只有一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小佳昊和一直坚守在这里二十九年的张宝华老师。(10月9日 四川在线)
近年来,教师坚守大山,让山里孩子接受教育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我们都为这些把青春奉献给山里孩子的老师而感动、自豪,他们一辈子没能走出大山,很多还从事着“复式教学”,的确让人感佩万分。然而,像这般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我们在敬佩、感动之余,是否考虑过,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新闻中说,“张宝华老师的家到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天气好的时候,他骑着摩托车带着小佳昊上下学。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沟壑纵横,张宝华只能带着小佳昊步行一个多小时穿过大山,往返于家里和学校之间。”用张老师的话说,是“要给学生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让小佳昊感受到学校的氛围。”张老师的想法与做法,的确让人起敬。
然而,透过新闻的表象,我们如果作些深入的思考,不难发现,这完全是一件得不偿失,予老师予学生都没有多大意义的折腾而已。
就教师资源来说,现在还存在紧缺现象,在许多山区学校,教师编制还严重不足,请临时代课教师政府又缺少资金,在职教师们的课程负担都比较重。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耗掉一个教师的资源,岂非资源的浪费?
从新闻里知晓,该校曾经是上百人的小学,只是没有英语老师,三年级就要合并到镇上的学校。而眼下,恐怕就连一、二年级的孩子都在家长的努力下转走了——不至于一、二年级就只有这一个孩子吧!倘若这样,这一个孩子有什么样的特殊呢,就不能想办法到镇上的学校吗?作为家长,就忍心让自己的一个孩子占用一个老师的编制吗?作为镇领导以及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对这样的畸形学校,就那么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吗?其中的隐情,新闻里没说,我们也不敢妄加猜测,但始终令人纠结。
虽然,可敬的张宝华老师宁愿每天坚持跋涉十几里山路去学校,说“要给学生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让小佳昊感受到学校的氛围”,但是,孩子真的就感受到学校的氛围了吗?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只有年龄跨度极大的一师一生的交往,孩子简直享受不到与同龄人玩耍、游戏、聊天的乐趣。虽说张老师尽力做到把课程开齐,但像体育课这样的课程,孩子还能感受到应有的氛围吗?除了学知识,就与老师一道干些除草之类劳动,这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权利的剥夺。如果说,有那么四、五个孩子组成一个班集体,还可以说“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运作起来还可以有模有样,“学校的氛围”还可以感受,可这一个孩子的“学校”,无论如何也是营造不出“学校的氛围”的。
孩子才进二年级,按新闻里说的,至少还要在这一个学生的“学校”里呆上一年,三年级才转到镇里的学校。我们试想,一年以后,这所学校还会存在吗?明年秋季开学,还有一年级的新生吗?如果又是“只有一个学生”,这所“学校”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作为坚守山乡近三十年的张老师,也应该看到形势的发展,无论曾经的校园多么令人留念,曾经的青春多么令人回味,也要面对现实,把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传播给更多的孩子。
教育资源(其中也包括了人才资源)必须因地制宜,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前几年,有的地方搞“一刀切”,撤并了许多村级小学,给偏远地区的百姓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后来政府又出台政策,说要适当保留部分山区村小,这确实是方便群众之举,但如果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都还要“坚守”下去,那必要性就值得探讨了。
作者:黄自怀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