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些穷乡僻壤看到这种简易的电线杆,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事出现在了义乌的街头,值得品头论足。国际在线图片新闻说,在浙江义乌江东南路的道路中间竖立着一根约10米高的竹梯,绑在隔离栏上,充当电线杆。义乌街头的基础设施,如此寒酸样,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匹配国际小商品市场这种“价值”的,落差很大。
不要说义乌了,就算一般的城市也是不容许这样搞的,这中间的安全隐患很大。电线杆绑在路中间的隔离栏上,极易被碰倒,可能是一次不经意的车辆事故,也可能是狂风暴雨下的自然破坏。电线杆倒了,第一会造成停电事故,民不便,相关方不便;第二可能会有附带的社会伤害,那就更是麻烦。安全是大事,隐患不除往往酿成大祸,义乌如此制造安全隐患,就太不应该。
立一个电线杆,对于义乌当然是鸡毛蒜皮的事,可偏偏义乌就把这样的民生琐事,当成了鸡毛蒜皮的事。随便找一个家什,把电线光缆什么的支起来,明显就是应付社会,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懒政。当然,也不能排除义乌的繁忙,更不能质疑义乌缺那点钱,有可能这个简易电线杆是救急的“权宜之计”。
因城市管理的疏漏,而造成的民生问题,被舆论批评了无数次。比如下水道井盖,就吞噬过市民的生命,义乌的这个电线杆,当然也有这样的隐患。这个电线杆肯定不会长久,就算没有舆论的监督,义乌也会适时的换掉。但有一个问题还是要提炼出来。安全隐患可否“权宜之计”?社会管理可否轻重缓急?民生问题可否“临时搭建”?
讨论这些问题,舆论是窝心的,社会是无奈的。河南某地就被窝心的讨论了一回,豪华的政府办公楼和难民营一样的校舍,让社会窝了一肚子火。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是诸多地方政府的追逐,而真正的民生琐事往往被这种繁华掩盖,往往被官员的这种政绩观给冲淡,甚至是忘记。而一旦被曝光,关联部门就互相推诿,尽力躲得远远的,仿佛民生问题,管理问题和自己无关。有功抢着上,有问题三缄其口,已经是部分城市管理者的常态了。所以,社会很窝心。
作者:周靖国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