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植入广告黑了学术报告

2013-11-20 08:11:36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太恐怖,雾霾能使鲜红色的肺6天就变黑,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11月18日,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这让谈PM2.5色变的公众又一次陷入恐慌。19日,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伟民回应报道中的描述与事实不符,也从未说过“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的言论。(11月19日 新京报)

  对这则新闻的恐慌和关注一方面来自于PM2.5对于社会公众的广泛危害性,另一个方面在于公众对复旦大学这所国内顶尖高校研究成果的充分信任。更何况公众面对此类事件从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这则新闻爆出来两个小时就占领了各大网站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但是很快,该报道中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在媒体回应,在微博上引发热议的报道“是错误的”,跟其所做的实验不符。这里我们特别想问,既然微博报道的情况与事实不符,那么微博上的新闻又是从何而来?更何况,报道该新闻的并不只是微博,不少主流新闻网站都有对该新闻有发布,这又是为什么?

  明眼的读者看了报告估计很容易看出来,极有可能是广告植入惹的祸。在该报道的最后,举出了某川贝枇杷膏和枇杷露两种止咳的具体药物,并称该“药物对PM2.5引起的呼吸道毒作用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这是刻意的植入广告,还是对于读者温馨提醒的不经意序曲,目前不得而知。

  笔者大胆的臆断:研究报告得到了该某川贝枇杷膏的“友情赞助”,在发布学术报道的时候对公众进行了所谓的“温馨提示”,为了达到传播的效果,采取了“恐吓营销”的方法吸引公众眼球,一片热议之后专家出来“辟谣”…和娱乐明星“猛料—热议—辟谣”的传播思路如出一辙。希望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然这个事情就太恐怖了!

  植入广告本身是一种传播的新形式,但是要分地方。将产品广告赤裸裸的植入学术研究报告,媒体这么大量报道的应该是第一次。广告就是广告,报告就是报告,把广告植入报告,纵然用“恐吓营销”博得了消费者的眼球,但学者的良心,学术的中立、学校的声誉都要为这样的营销买单。

 

  作者:高承远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