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公务招待的盘子须首先限制公权力

2013-12-09 13:52:57  来源: 时评界

小字体大字体

  “今后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会所、高档餐饮场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2013年12月9日《北京青年报》)

  显然,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就是要从严规范和管控公务招待行为,减少铺张浪费,遏制餐桌上的腐败。有细心人进行了认真研读,发现《规定》提出了38项禁令,包括11项“禁止”事项和27项“不得”要求,比以前的规定更具体、更严厉。比如,《规定》首次明确了公务接待的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禁止条款的细化,无疑会增强人们对落实《规定》实效性的信心。管好公款招待的桌子、盘子、位子固然重要,但是切实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格规范权力的运行,更现实、更关键。

  其实,在公务招待上相互攀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还是缘于对权力的畏惧。“上级来了,招待不好害工作”、“接待就是生产力”,早已成为官场共识。尤其是对那些身居高位、一言九鼎的重要领导,或掌控着重要公共资源的关键人物的光临,如果能让这些送上门来的“要客”吃好、喝好、玩好,一切都开心满意,留下美好的印象,不仅会使工作顺风顺水,甚至是拨巨款、上项目等好处源源不断,将会转化成直接的生产力。若是招待不周,不仅丢面子、伤感情,甚至煮熟的鸭子也会飞掉,致使超标准招待屡禁不止。

  由此可见,造成公务招待铺张浪费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被公款接待的“客人”手中的人、财、物等权力之柄太粗壮、太丰厚,下级绞尽脑汁百般讨好还来不及呢,岂能怠慢,更根本不敢得罪。另一方面是用公款接待的“主人”不受制度约束,缺少监督制约。一边是权力过大,一边是制度不落实,且都缺乏监督制约,餐桌上滋生腐败就再所难免了。

  权力是把双刃剑。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操作,用权爱监督制约,确保资源配置规范透明,让享受公款招待的“客人”无市场,让用公款招待的“主人”无权力,这是一种有效的规范和限制。但是,真正让掌管权力的人头脑里时刻装着党性和纪律的“紧箍咒”,用《规定》规范用权行为,让权力更好地服务人民,而不是让人民为权力服务,最有效最管用的办法,还是要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毕竟,就现实而言,“人脉”、“关系”,对于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政绩考核、官员升迁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决不可小觑。而在现行的体制之下,下级获拨款、上项目,包括自身职务上的晋退去留,事实上全部掌控在上级领导手中,由上级说了算。所以说,公款招待的问题,实质是制度体制的问题。这才是公务招待铺张浪费严重成顽症的关键所在。

  因此,鉴于各级三令五申的“严禁”和“不准”,对于遏制奢侈接待之风收效甚微的现状,必须着眼于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进而带动和促进资源配置、财政预决算制度以及传统的招待方式的改革,这才是让“接待”与“生产力”彻底脱钩,使吃喝之风成为无源之水的治本之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蔚然之风。

  否则,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就会随着《规定》的执行,而演化出精心制作的各式各样的伪装物或者替代品,换汤不换药,甚至变本加厉,愈演愈烈,防不胜防,并未对遏制公款大吃大喝起到应有效果。不信,咱就走着瞧吧。

 

  作者:徐云鹏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