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理想,就放弃了。刘宁称“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并觉得像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很无聊,宁愿选择当“流浪汉”。(2月11日《成都商报》)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各地“高考状元”成为一时明星,受到社会追捧,“高考状元”也成为家庭和母校的骄傲,广为宣传。但是,昔日的“高考状元”,自名牌大学毕业后,不但没有寻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拥有一份优越的工资,相反因为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沦为“流浪汉”,这样的巨大反差确实让父母寒心,父母喊出“让全县蒙羞”的气话不难理解,也给社会传递了负能量,似乎坐实了“读书无用论”。
为此,不少人高呼“高考状元”流浪实质上是教育失败的标志,是应试教育的恶果,“高考状元”就是高分低能的代表。言外之意是“高考状元”流浪不该怪“高考状元”本人,而应该从教育根子上找原因,是应试教育之错,把一切都归咎于应试教育体制。不过,在笔者看来,“高考状元”流浪绝非教育之罪,完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属于个人问题,与应试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无关。
相比较来说,各地“高考状元”和广大名牌大学毕业生虽然不一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大多数人的就业状况较好,大学毕业时能顺利就业,收入也还不错,关键就看自己是否愿意选择和接受这样的生活和工作。即使沦为流浪汉的“高考状元”在大学毕业之初也顺利找到了一份还行的工作,而且干了九个月事件。由此可见,“高考状元”沦为流浪汉属于个例事件,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并不是教育体制酿成的恶果。实际上流浪的“高考状元”本人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沦为流浪汉主要原因在他个人身上。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高考状元”流浪,与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择业观念教育缺失存在一定关系。择业观念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毕业生心气太傲太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盲目的不甘于平凡,过度仰望星空,而忽视了脚踏实地,忘记了先拥有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再图上进、发展和实现理想的起码生活常识。从这个角度说,避免“高考状元”流浪现象再次发生,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教育,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看待理想和就业,让大学生接好地气,回归现实层面,而不是盲目的为了坚守理想、追逐梦想而忽视了踏踏实实的工作和生活,要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也要让大学生了解,人生还有另一种更好的选择:从现实做起,最终实现理想,这才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选择。
作者:张立美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