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万领 张和鹏 报道 ◥阳谷县城北部的“铜都·凤栖湾”沙盘,将一座新城展现在人们眼前。
“打造‘两城一带’发展格局,为阳谷实现跨越赶超提供了双引擎。发展格局全面拉开,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重点项目的强力推进,又进一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如此点评阳谷的发展。
产城交融,互促互进,阳谷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1—9月份,生产总值完成190亿元,同比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97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进出口总额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3亿元,增长15%。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1亿元,人均3万元,居聊城各县市区首位。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谢红冰 郭素彦
产城一体化,新城区崛起
刘学广是安乐镇刘庙村农民,他在凤祥集团上班,他的孩子在祥光铜业上班。祥光铜业开发了凤栖湾住宅小区,刘学广在那里买了房子。“这里将成为阳谷的新城区,我的同事、周边农村的村民好多都买了住房,我们也是城里人了。”10月18日,刘学广高兴地说。
铜都·凤栖湾是祥光千亿生态工业园区生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一期20余万平方米已封顶,吸引祥光工业园区的员工和周边村的农民前来购买。
祥光千亿生态工业园区是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该县按照产城一体化为引领,以祥光工业园为依托,着力打造“江北铜都·阳谷新城”,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通过建设“三大组团、五大功能区”,利用3年时间,人口达到5万人,5年达到8万—10万人。“三大组团”即以铜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为主的生产组团,以综合服务、商业配套、新型社区为主的生活组团,以湿地公园、园区水系为主的生态组团。“五大功能区”即铜产业加工区、食品加工区、新型社区、教育医疗养老配套区、金银加工和商贸物流区。
目前,铜都广场、研发中心、学校、凤栖湾生活区等配套设施正在加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阳谷新城正在江北铜都拔地而起,与县城形成拉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双引擎。
阳谷县委书记田中俊认为:“为什么有的地方出现了‘空心城’、‘空心镇’?是因为没有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到哪里,城镇化才能发展到哪里。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打造阳谷新城,是基于有产业的强力支撑。”
做大县城,提质扩容
10月20日,在位于阳谷县城的紫汇湖公园及仿古民居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之前紫汇湖的照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周边居民说:“一到夏天,湖水就发臭,蚊蝇很多。住的小街巷,一下雨就湖水倒灌,没法出门。”
今年6月份,阳谷启动了紫汇湖改造工程。将原有建筑改造成古式建筑群,重塑千年古城风貌。紫汇湖公园建设在凸显水面、绿地的同时,融入水浒文化元素,打造城区休闲、优美、生态的公园。该项目面积217亩,规划水面60亩,配套景观80亩,其余为居住区和商业街。涉及拆迁安置居民530户。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为每户拆迁户在规划区内安置回迁楼,群众争着评估,评估、拆迁交叉进行,58小时就完成了拆迁。
紫汇湖改造项目,是阳谷城中村改造的缩影。阳谷县委副书记、县长何宪卓介绍:“从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需求出发,我们把城中村改造列入重点工程。坚持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公正、公平、贴心服务的原则,把土地出让金的70%给群众,做好安置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群众搬完东西,就把钥匙交给我们,说‘拆吧’。今年拆迁面积达105.61万平方米,拆迁总量和速度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阳谷县城区全面提质扩容,拉大城市发展框架。阳谷县城在原城区基础上,向南北延伸发展,形成“一廊、一轴、四区”的城市格局。“一廊”即以金水湖公园、紫汇湖公园、黄河路水系、宁津路水系等城区生态水系为载体的休闲观光绿色走廊;“一轴”即以谷山路为城区发展的南北中心轴线;“四区”:即西部以水浒文化为代表的古城区,东部以火车站、汽车站为核心的商贸物流区,南部以金水湖公园为核心的商住区,北部行政办公区。同时,凸显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城市水系、骨干道路、休闲广场、绿化美化、集中供热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利用5年的时间,县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打造成为水浒文化旅游区、宜居宜业生活区。
农村新居建设
“走群众路线”
在郭屯镇姜邢村,一座座2层、3层的小楼拔地而起。村中心的12米宽的公路正在施工。村党支部书记姜书生介绍:“通过农村新居建设,俺村里的1164口人都搬进了小洋楼,腾出土地207亩。引来投资1.9亿元的新恒基食品厂、投资1亿元的千里雪面粉厂等大项目落户,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在新居建设中,姜邢村群众满意,无一人上访,用姜书生的话说,“秘诀”就在于“走群众路线”。对于老房子的拆迁,根据建房年限和建筑质量进行合理补偿,补偿结果向全体村民公开。每套新房村民约需拿6、7万元,分4次交钱。对于家庭困难的村民,村里联系了低息贷款,利息便宜3厘,三年还清。对于特困户,依托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扶持政策,建起了部分周转房。这种模式在全县推广。
姜洪义146平方米的新居中,家电一应俱全,窗明几净。他高兴地说:“小区统一供水、供气,下一步供暖,我们农民的日子比城里人一点不差了。”
今年,阳谷县鼓励乡镇开展旧村拆迁土地复耕工作,各乡镇纷纷出招发力,走群众路线,赢得群众的支持。目前,该县经省政府批复,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试点村31个,原村占地5822亩,新村占地2195亩;新村规划总户数5607户,完工3189户,已入住2329户。姜邢等8个村完成旧村拆迁,其中5个村完成土地复耕。
编辑:齐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