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传统经典中汲取人生智慧

2013-10-03 15:09:05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八、知恩、感恩、报恩
  佛法上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知什么恩?知父母、师长、社会、国家恩德,进一步感恩、报恩。先想一想哪些人对我们有恩?想即是思,把事情想通了,就能心开意解,心中感到清净、宁静;如果道理想不通,生活便容易落入烦恼当中。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比如,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对父母来说,“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对子女来说,“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
  知恩。“知恩”就是知道别人有恩于自己,都要始终铭记于心,做到“没齿难忘”。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叶落归根,是为了感恩大地曾经的滋养;乌鸟反哺,是为了报答母亲当初的哺育,心存感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个人在接受他人帮助、受惠于他人后应该感受到他人的真切之情、关爱之心,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一次简单的帮助,一句简单的提醒,一份不多的捐赠,我们都应该从中感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友善,感谢他人给予的温暖。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就是我们在刚接受别人的关照时还心存感激,可是时间久了,就把别人的关照视为应该如此而心安理得。这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使知恩之心钝化的现象,是要不得的。人要保持感恩之心,就一定不要忘记曾经得到过的恩典,并且经常地用这种甘露来滋润着自己的心田。别人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接受玫瑰者更应该受人之惠心存感激,用善良的心去感受世上的光明和温暖,并把这种光明和温暖传递给更多、更需要的人们。
  感恩。这里的“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个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感恩比知恩来的要深,是对世事产生的一种美好感情,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做人的根本。每个人都心存感恩,这样,人生才会充满阳光,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国家乃至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报恩。“报恩”是感恩的最高境界。一个受惠于他人的人,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去回报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人才会变得豁达淡定,宽容慈善,坚毅从容,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报恩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努力干好工作,有所作为,不再让他人操心;对恩人直接以语言和物质的东西进行酬谢,表示报答之心;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解囊相助等。从而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辐射效应。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