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省钱不一定是节约——需要正确的价格为前提
如此说来,老百姓对节约的认识就是基于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统统都把它们换成钱,省钱就是节约!然而省钱果真就一定是节约吗?未必!这里有一个条件,即资源的价格必须是正确的。
先问,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价格?因为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价格杠杆才能进行有效地调剂分配。比方说,一颗特大钻石对于生命本身的重要也许不如一滴水,但是由于世上只有一颗,许多人都想拥有它,只有通过竞价才能确定它花落谁家;相反,水是生命的源泉,对人类来说水的作用较之于钻石可谓重要百倍,但由于它不像钻石那样特别稀少,所以它的价格并不高,绝大多数地方的人都能用得起它。通过这两个事例的分析,我们明白价格是资源稀缺程度的反映,价格越高,表示该种资源越紧缺;价格越低,表示该种资源就相对不紧缺。所以,在真正的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是不存在某某物资短缺或者供不应求这类说法的,因为一项特别珍贵的物资,其价格必定出奇地高,高到可以使整个社会对此项物资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状态。社会上成千上万的各类资源,它们的稀缺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了千差万别的价格供人们区别,使人们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选用不同的资源。如果人类没有了价格,那么就根本无法知道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不值钱。
再看,如果价格被人为地扭曲,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假定老百姓做一顿饭需要用一度电或者一立方液化气。电的成本价1元/度,液化气的市场竞争价是1.3元/立方。如果电和气是按照这样的价格出售给百姓,一般的家庭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用电来做饭;但是,如果政府认为燃气供应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政府的常用语),规定液化气只能卖0.8元/立方,那么大部分家庭就会弃电而用液化气。这样做,表面上看老百姓做一顿饭比用电节省了0.2元,可实质上却造成了0.5元的亏损,这个亏损只能是由液化气公司买单或者政府补贴。由于价格的不正确(未能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导致人们在获得同样热量的条件下,放弃了相对廉价丰富的电能,使用了更加稀缺紧张的液化气。每个家庭都认为自己是在省钱节约,其结果却导致了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这一亏损长期延续下去,液化气公司难逃倒闭的厄运,最终全社会都因此没有液化气使用。
看来,要使老百姓的自发的省钱行为符合全社会的节约方向,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各种资源的价格必须正确。那么什么样的价格才是正确的价格呢?微观经济学的回答是均衡价格是资源的正确价格。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