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这座著名学府也经历了一次“寒潮”。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持假护照“跑路”被抓,又一个“左手拿先进,右手拿现金”的负面形象浮出水面。蔡荣生和前校长纪宝成、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组成的“嫡系部队”,开始被公众不断揭底。人民大学自主招生黑幕:曾让11岁富二代上本科,人大自主招生公平几许,也陷入了重重谜团。(12月15日中国网)
人民大学被再次放逐到舆论的漩涡中,并不是舆论非要和这座著名的学府“过不去”,而是舆论的监督意识无法忘却朗朗乾坤被权力抹黑的危害。权力出笼的贪腐官员,被拿下的不胜枚举,这样的反腐结局即是中央的反腐目的,也是舆论为之雀跃的。作为社会监督,可以在制度之外,为国家防腐倡廉工作起到如此“作用”,高举反腐大旗,形成强烈的反腐社会氛围,营造强大的反腐舆论,无疑是对贪腐行为的一种有效震慑。
从蔡荣生假护照跑路,到胡娟火箭提拔,再到11岁富二代被自主招生,人民大学“丑闻”的持续发酵,自然给舆论平添了谈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人民大学的“空子”也越来越大了。自身监管不严的“空子”,到今天成了舆论攻击的“空子”,人民大学如何周旋?显然不是简单的官方回复可以灭火。而应该拿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本位决心,把问题查清,把“空子”夯实。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大丑闻发酵到这份上,质疑的目光盯住前校长纪宝成,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蔡荣生和胡娟是其“嫡系部队”的舆论描述,并非加上了引号,就失去了特指的嫌疑,相反,而是一种精准的论断。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当初的纪宝成校长,能够慎重的把把关,今天这样的纰漏应该不会有,更不会有“嫡系部队”的舆论矛头。
腐败到了何种程度?恐怕绝不是贪污金额多少的问题。11岁富二代可以在自主招生的权力暗道中,就读人民大学,不仅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更是对制度的亵渎。看蔡荣生事件,权力已经被完整的漠视;看胡娟火箭提拔,纪宝成当然难脱纠葛;看整个人大事件,权力的交错中,谁又能不去指责其中的利益在“交杯换盏”呢?
高校腐败的话题,人民大学不是头一个,但舆论却早有微词,高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水衙门”。一般的注解是这样的:随着高校招生和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来源多元化,加之其自主决策权扩大、更广泛地参与市场经济等因素,高校的经费大幅增加,但是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相对落后。这注解是很理性的,但这份理性恰恰的说明了高校腐败的客观存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我国112所211工程学校无一实施财务公开,而高校教师的“校领导即使不贪污,钱也花不到我们身上”的唠骚,更说明了缺少监督,和群众知情权的严重缺失。
人民大学丑闻事件,持续发酵,并屡屡成为热点,不仅仅是因为贪污腐化,另一个嘘头则是人民大学本身的社会地位。高等学府,百年名校的社会标签,是让舆论“忍俊不禁”的直接原因。社会对于人民大学这样的高校,有着一种厚重的预期,她是国家的、民族的期望所在,甚至一个民族的治学精神所在。而在这样的厚重期望中,人民大学却给社会制造了如此的负面影响,国民的情绪当何处安放?
作者:周靖国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