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遵义,山东省质监局派驻莘县的“第一书记”,4月份来到莘县俎店乡李安洲村,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好事,赢得了村民的信赖。
□ 本报记者 蒋 鑫
本报通讯员 刘黎辉 杨浩
“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是尹爷爷盖的学校,我们在这里上学很开心。”6岁的李传志甜甜地说。以前村里没有幼儿园,孩子们都要到三四公里外的村子上学,村民每天来回接送孩子8趟。
尹遵义到村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幼儿园。为落实资金问题,尹遵义争取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林振强的支持,很快17万元的建设资金就拨付到位。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尹遵义不顾天气炎热,整日守在工地。不到三个月,8月底,一所高标准的农村幼儿园建成了。幼儿园就在村支部的隔壁,园内滑梯、木马、转轮等玩具设施一应俱全。
幼儿园问题解决后,尹遵义发现,村里一些孩子却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今年68岁的刘卫山和老伴拉扯着两个孩子。“孩子的爸妈都不在了,家里没有额外的收入,只能依靠两位老人种粮卖点钱,看着我心里挺难受的。”尹遵义拿出了4000元资助孩子上学。据介绍,尹遵义资助了4个困难家庭的学生8000元,孩子都很感激,见到他都喊他尹爷爷。
尹遵义驻村后,还整理了《李安洲村困难家庭信息表》,每个困难户的具体情况在表上一目了然,每个星期他定期走访困难户,询问近期情况,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采访时记者看到,走在村里,不管男女老少,看到尹遵义都会打声招呼。“这是我的第二个家,他们都是我的家人。”尹遵义笑着说。
带领致富的好大哥
“尹大哥,你又来地里转转啊。”村民每每遇到尹遵义,都亲热地叫大哥。“想让老百姓说你好,就得正儿八经地为百姓干实事。”尹遵义告诉记者,如果说建幼儿园解放了村民的劳动时间,那么建立合作社是为农民致富最好的办法。
尹遵义来到李安洲村后,为村子争取到了俎店乡唯一一个蔬菜大棚试验园,“开始并没有得到村民的响应,因为我们村以前种玉米、小麦,大家对于大棚心里没底,所以都不敢尝试。”尹遵义说,种粮食一年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块钱,蔬菜大棚每年收入万元以上,所以尹为了将这个涉及70多户村民200多亩地的试验园项目做好,他与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索全新挨家挨户地做通了村里人的工作。
“作为‘第一书记’不能只局限于当前,我还要为以后李安洲村的发展考虑,上大棚只是‘输血’,变成‘造血’是最主要的。”尹遵义说,蔬菜大棚必须走合作社式的产业化管理模式,合作社是村子里的,每位村民都可以加入,这样村里不仅有了集体收入,还降低了风险。“村里人不能各卖各的,一定要打造李安洲村自己的品牌,在确保蔬菜质量的同时扩大规模,再加上建立稳固的收购资源,就可以使我们村致富。”尹遵义说,在村里做工作的同时,省计量院院长林振强对工作进展十分关注,面对出现的困难都及时给予帮助。
抓党建 树威信
索全新虽然年轻,但是做事有干劲,与村委主任工作配合默契,尹遵义决定帮索全新树立威望。“村里的事我都叫他出面解决,在公开场合让他唱主角,让老百姓都知道他是真心为村里发展而出力,逐步赢得信任、慢慢树立威信。当他遇到难题时帮他出主意、解难题、鼓干劲。”
“‘第一书记’就是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知群众疾苦,解群众难题,是党的政策的宣传队,农村党建的工作队,脱贫致富的服务队。”尹遵义说,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抓好党建是第一书记的重要使命。为了方便召开党员会和支部会议,平日住在韩楼村的尹遵义,白天在李安州村支部大院里,一忙就是一整天。
“为了强化党员的意识,会上经常讲党员与群众的关系和区别,让他们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外打工不能参加会的党员也要与他们取得联系,问问最近工作情况。在会上,让每名党员都发言,都谈谈以后村里发展的思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把这种责任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尹遵义说。他还带着村领导班子去外参观学习,让他们体会时代发展的脉搏,感悟现代的气息,增长见识。
明年4月份,尹遵义的任期就到了,索全新告诉记者,村里群众想留住尹遵义,准备写一封联名信挽留他。面对村民们的盛情,尹遵义说:“李安洲村已经是我的家,即便以后我回了济南工作,也会经常和村里联系,只要有利于村子发展的事情,我都一定会尽全力去做。”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