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寓言叫《西邻五子》,说的是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西邻将质朴的儿子安排种地,将机敏之子安排经商,让双目失明的去卜卦,令背驼的搓麻,安排跛足的纺线。结果,五个儿子都得到了发展。
《西邻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用人需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是两件事:“出主意”和“用干部”。而怎么用人,用人的什么都值得每一个管理者认真考虑。用好人,无论是治国还是管理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李世民在谈用人之道时候,打了比喻说“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桷。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具体到用人,他说“明主之任人亦犹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的用人观和西邻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世界不缺少人才,而是缺少象李世民这个的“木匠”。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这样好“木匠”。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是沛主吏椽,谋士张良是失魂落魄的游泳者,大将军韩信是个讨饭的叫花子。周勃是一个编席打篓子兼作吹鼓手的人,张苍为秦御史,曹参是狱椽,樊哙是剥狗的屠夫,叔孙通为秦待博士,娄敬为车夫,灌婴是小商贩,还有夏候婴、陈平等皆一般,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人尽其才,物尽其力,用其所长,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权限,这些人都成了刘邦的重臣,忠心耿耿为刘邦做事,最后形成了“刘家帮”,对刘邦统一天下起到了极其决定的作用。
清朝有个军事家叫杨时斋,这个人的特长就是用人之“短”。杨曾说:“军营中无人不可用:既如聋者,宜给左右使唤;哑者,令其传递密信;跛者,令其守放炮坐;瞽者,让其伏地远听。”杨这样做是因为,聋者因耳塞少听可免泄军情;哑者守口如瓶可免添词造语;跛者艰于行走而善坐;瞽者目弱而耳聪。的确,在我们平常人看来是短处的一些属性,在擅长用人的手里,却成了长处,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用人需要用自己人,短时间内,用自己人好处多多。但如果能把敌人和对手用好,那也是非常见功夫的,有时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隆庆六年,穆宗皇帝病殁,万历皇帝即位,高拱任内阁首辅。高拱与张居正俩人都很有才华,张居正结纳秉笔太监冯保,排挤高拱,并顺利地升为内阁首辅。张学颜、殷正茂等都曾是高拱手下的重臣,但张居正任命殷正茂为广东提督,平息了地方动乱和海盗的侵袭;任用张学颜为户部尚书,让其主持会计,实施田亩清丈,颇有成绩。张居正心胸宽大,不计个人恩怨。他曾说过“为国家爱养人才,不敢以私意用舍。”张佳胤和高拱关系密切,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也是有名的能臣。他在应天府担任巡抚时,怕遭到张居正的报复。办事有些消极,张居正接连去过两次信劝慰,他才打消疑虑,认真为朝廷办事。
长处和短处其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用适时用好需要的是对火候的把握上。义薄云天是关羽的一个长处,正是这一点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中的“武圣”的地位。但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就是利用关羽“好义”这一弱点,安排他去华容道截击曹操,最后上演了“捉放曹”这一幕大戏。其实,依当时的局势,曹操失败被杀,孙权收拾完曹军后,反过头来就会铲除刘备。而这种事情,作为高管人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诸葛亮如果派张飞和赵云其中的一个,去了肯定会把曹操斩于马下。关羽曾经在曹营,曹对其有恩惠,而关羽又有“好义”的毛病,去了把曹操给放了也就没悬念了。于是,才有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用人长处也好,用人短处也吧,用敌人也中,但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用人环境。曾国藩在主政两江时,很多乡亲好友前来投奔他,但他都是给足盘缠要他们回去。他说:好马劣马不能同槽喂食,否则好马也会变劣马。我的两江总督府是一个人才府,如果平庸之才也进了人才府,那么真正的人才就会寒心而走人。
曾国藩的高明之处,是敢于推荐自己的手下担当重任,甚至与自己平起平坐。左宗棠曾在其帐下参赞军务,李鸿章是其学生,当曾国藩感到这两个人都有独当一面的才能时,便向朝廷极力保荐他们担任巡抚。当李鸿章经他保荐离开时,曾国藩将自己的一支精锐部队调拨给他,以利于他在异地迅速打开局面。左宗棠经过他的保荐,不出两年就升任闽浙总督,与他平起平坐了。
用人标准是一个不能不谈的话题,在干部的选用上,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让上级放心,让下级有福”。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到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而又不出事。有了用人的标准,再适当注意一下用人的理论和方法,把握好用人的环境,一个领导眼里就会出现更多的千里马。有了人才,事业想不成功都难。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