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放假方案设计不该“朝三暮四”

2013-11-29 10:29:09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国庆放假3天、5天、还是7天,你选哪个?”全国假日办27日公布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备选方案,随即引发网络围观。网友纷纷“吐槽”,三套方案只是“朝三暮四”般微调,光治标不治本,“三种方案都不想选”。 (齐网11月27日)

  中国很大,社会多元,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但一定要在谋求“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合理,符合大多数人的诉求和期待。事关全国人民利益的放假调休方案,该牢守此原则制定。

  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和新浪网等六家国内主要的门户网站调查显示,对现行放假安排不满者超80%。假期安排缺乏科学调研,缺少百姓参与,百姓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最好体现,放假呼声被人为搁置,这是比放假安排本身是否合理更让民众反感和厌恶的,许多百姓直呼“坑爹”、大声“骂娘”,如此语境下,自然很难得到民意的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国假日办此次推出三个放假方案公开征求民意,值得肯定。相比之前关门定政策,此次不再忽视“沉默的大多数”,确实是向前迈了一大步,将政策放在公共视野内公开讨论、公开博弈,在公平性和科学性上都是进步,应该说顺应了民意,遵循了现代公共政策出台的路数。

  开门纳谏本身值得赞许,但也必须看到,不少网友抱怨只能被动选择不能具体提议。这说明,全国假日办如何分析采纳意见进而做出调整,才是更实际、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下更多功夫、动更多脑筋才能解决。

  比如“一刀切”的治理思路是不是可以改一改。面对多样化的社会诉求,与其殚精竭虑地苦思如何应对众口难调,不如不搞“一刀切”。假日办明确法定节假日总量,比如春节长假全国统一,但从南方、北方等不同情况,授权各个省、市自己制定“五一”或者国庆长假,适当放权,让各地有一定的自行调节权力。政府部门需要做的,就是保障国民的休假权利,完善制度、加强监管。这样,也许能大大减少高速路拥堵、景区超负荷类似的麻烦。

  比如长假拉动经济的理念是不是已需要改善。我国为什么会有黄金周这种假日模式?事实上因为1997年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当时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1999年国务院决定推行黄金周假日制度,而在当时效果立竿见影,2000年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到2005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突破一亿人次。但近年来,“假日经济”的魅力正在褪色,从本质上来说,“假日经济”只是一次集中消费,并不能让社会消费总额发生太大的变化。而如今的中国经济形势,也没必要再借“假日经济”来拉动内需。而应该还假期其本质——让百姓休息好,放松好,而不是用拼假给百姓“被折腾”的感觉。

  比如带薪休假能否尽快切实落实。带薪休假是释放休假意愿、解决假日设置矛盾的重要渠道之一。2008年,我国就开始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在就业形势紧张的当下,落实情况堪忧,有的单位不但没有假期,就连双休日也不放过,加班加点已成常态。2012年,《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六成人从没享受过带薪休假,其中46.3%的人已经工作10年以上。

  总之,如果能最大程度遵循科学严谨、人文关怀、事前协商的原则来制订放假方案,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提高假期质量,才是化解社会“闲愁”的王道。

 

  作者:乔雨田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