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辽宁省环保厅获悉,根据《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去年5月以来到今年10月末,辽宁省对空气质量超标的8个城市进行了处罚,罚缴总计5420万元。辽宁省环保厅表示,罚缴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从下级城市财政资金中扣缴,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空气质量。(2013年12月11日《京华时报》)
任何处罚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让被处罚者改正错误。正如执法者经常挂在口头的那句话:“我处罚你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通过处罚,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们都不违犯了,也就不用再罚款了。”顺此观察辽宁省环保厅和财政厅此次开出雾霾罚单的用意,真正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之处则在于,处罚不只是单纯的警示震慑,督促整改,更重要是确立了一个新的雾霾治理理念:竖不攀横不比,老老实实正自己,治理雾霾不能划界,人人有责,人人都要出力气。
剖析辽宁一些被罚城市对省环保厅“意见非常大”,罚款从行政经费里扣,让地方政府感到心痛是原因之一,而更为重要原因的还在于,“污染物外省来得很多,为什么要罚我们?”针对这一反映,辽宁省环保厅旗帜鲜明地强调“先别管外省,先把自己的治好”。这种“竖不攀横不比,老老实实正自己”的积极态度,正是中国目前展开防治雾霾攻坚战所稀缺的精神品质。防治雾霾是政府的事,也是企业的事、每一位公民的事,谁都不是旁观者。只要人人都为治霾出一分力,治霾才能大功告成。
其实,在治霾工作上,攀比思想确实存在。就连日本和韩国人好也把本地空气质量差的原因归咎于受中国雾霾天气影响,而国人则更甚之,对来自主要城市、“重点地区”雾霾影响的怨气较大、说法较多。比如,在今年两会上,中石化董事长傅玉成回应“油质不过关致雾霾”时表示,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是煤炭。如果说石油部门“攀比”煤炭可笑,而更可笑的却是,有北京官员将北京雾霾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厨房油烟。这种东张西望,东瞅西瞧,自以为是,专盯别人不看自己的错误态度,是治霾工作的一个大忌,必须切实矫正和克服。
其实,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更不是哪个城市或地区的问题,它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雾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姑且不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不争的事实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偏重、产能过剩、能源结构单一等问题,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要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就要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一是要把能源消耗量降下来;二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三是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排放。治理雾霾归根结底是要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彻底转变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生产方式。
雾霾需要综合治理,更需要动员全域全民全员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大气污染跟整个环境密切相关,比非典可怕得多,必须想尽办法改变环境。欧洲各国就曾防治大气污染物问题签署了一系列跨国协议,而且在合作机制、污染治理方面也有探索。今年10月23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六省区市及环保部在北京举行会议,商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六省区市共同表示建立协作长效机制,深化区域联防联控,下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这也表明,中国的治霾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而是扩大到了更大的区域,更紧密的协同联合。
雾霾是污染问题,也是气象问题,治霾不能走单行道。进入10月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再次陷入持续的严重雾霾天气,如同“乌云”笼罩,让人极为不适,给公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面对着一波接一波的雾霾,使人们愈加觉得单纯地以城市应急模式来处理雾霾天气已经无效了。这是因为气象问题没有地理天空边界,也不是哪一个城市的专属。雾霾治理必须是突破传统行政区域界限,实施全方位治理模式,要变一个城市或者“重点地区”的事情为全国的事情。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公众,都要从我做起,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辽宁开出雾霾罚单,也是用事实告诉我们:雾霾治理不能简单地以城市为单元,必须建立起紧密的跨城市、跨地区联防联控机制,打破地方利益壁垒,强化每个人的作用,真正去治理雾霾。否则,总是以为上海有雾霾,就是上海的问题,合肥有雾霾,是合肥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雾霾不但治不了,而且会愈加严重。
作者:徐云鹏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