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和民生是一个城市“线”的看点

2013-12-17 22:29:35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最近几天,有两个关于聊城的两个事很火。一个是聊城被某媒体评为了“三线城市”,另一个是聊城的一个邮政人被人称为山东“最美邮递员”。

  聊城被评为“三线城市”,任何聊城人都会为之振奋。尽管这个称号不会给城市带来像“贫困县”那样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但至少说明该媒体对聊城这几年的发展给予了肯定。

  作为一个时评人,对聊城我看的多、说的少。看城市发展,不太关注大事,更看重一些细节。

  几乎全国的城市道路拆拆建建一直为人诟病,聊城亦如此。但是,在今年的道路修建中,我却看到另类景象。以往修路,都是地基上撒灰土砸实,上面铺上沥青。马路咱不说,单看今年人行道的修建,路基打的很深,在灰土上面铺了约10厘米的水泥,水泥上面是花砖。这样一来,估计三届两届的,路是不会再坏的。这样,就把路修成了“良心路”、“民心路”。

  如此一来,下一届领导就可以把节约下来的修路钱,投入到更多的民生项目上。长此以往,干部作风势必会更加踏实,形成一个良好的“官场生态”;传承下去,聊城民众就会得到更大实惠,这才是最实在的。

  “最美邮递员”之美的爱岗敬业,在聊城还真不太稀罕,其美的看点就在于他能10年如一日地照顾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连孤寡老人都有人主动照顾的城市,你还担心“老人摔倒没人扶”?“我为人人”的氛围,并不是所有一线、二线城市所具备的。

  说起“我为人人”,让我又想起来了在济南因救落水同事而牺牲的聊城人孙庆勇。22的青年见义勇为,用自己生命向外界诉说着聊城人的质朴、无私、仁爱。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蕴,绝对不是GDP、旅游指标所能概括的。

  一个城市,说白了,就两部分人,管理者和民众,而这两者组成了一个城市的生态。聊城管理者在用心书写着“美丽中国”,聊城民众用自己的质朴铸造“和谐社会”。上下同心者胜,聊城不可限量。

 

  作者:张洪泉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