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各地“奇葩指标”:跨省卖尸顶火化任务。河南省公安厅出台措施,严禁下达各种不科学、不合理的考评指标。媒体梳理发现,近年来“奇葩指标”并不少见,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闹剧。如:卷烟销售指标,每人每年要抽60包烟;摊派火化指标,3人跨省收购10具尸体;罚款指标,交警明目张胆“吃”司机,公安局原领导肆无忌惮“吃”交警,交警内部逐层“吃”。(11月15日《新京报》)
这年头,“奇葩指标”多得数不过来,除了媒体列举的那些,还有其他很多千奇百怪的指标存在。我个人认为最惊悚的还不是摊派火化指标,而是所谓的“死亡指标”。例如,某省2010年就定下了全年事故死亡控制目标,不能超过2578人。其中,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7以内,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63以内,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79以内……“死亡指标”的存在,已经成了某些领域的“护身符”和“保护伞”,为惨烈事故发生后推卸责任逃避处罚营造出一个闪转腾挪的空间。
为何某些地方和官员如此热衷于指标,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说到底,“奇葩指标”泛滥成灾,无非还是一个“利”字作祟——或为了捞取“政绩”,比如植树造林指标、信访案件指标等等;或为了攫取“经济效益”,比如罚款指标、计生指标等等。前者是用来“往上爬”的,因此常大张旗鼓进行宣传,频繁出现在报纸上、电视上,也被某些官员挂在口头上;后者是用来“闷声发大财”的,所以往往作为“机密”被保守得很好,普通人难得一窥其庐山真面目,即我们常说的潜规则、不成文的“规矩”。
“奇葩指标”背后,不仅存在懒政惰政的影子,还可能存在滥用职权甚至违法乱纪等更严重的问题。越是欠缺依法行政理念的地方、越是缺少科学有效工作方法的官员,就越是热衷于炮制各种指标。在他们看来,用下达指标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简单有效、便于考核,效果那是相当的好。殊不知,指标威压之下,下属苦不堪言、疲于奔命,万般无奈只好“剑走偏锋”,或弄虚作假,或乞灵于暴力手段,很多弊病由此而生。
河南省公安厅出台措施严禁下达各种不科学、不合理的考评指标,值得肯定,也值得推广。建议各级政府对这些年来泛滥成灾的各类“奇葩指标”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动,该纠偏的纠偏,该取消的取消。同时,更应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真正构建起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不再把指标当成万能的“法宝”。
作者:乔志峰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