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负面应再少一些

2013-11-29 22:11:44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中国人向来以文明自居,我们总爱说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可近来出来的一些带有“国”字号的事件总显得不那么体面,让中国人丢尽了颜面。“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大妈,“中国式”过排除,“中国式”挤公交……凡此种种,“中国式”成了脏、乱、差和无序的代名词。我们开始鄙夷这种带有“中国式”事件,可哪知道,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带有“中国式”习气,这种习气不会要命,但却很丢脸。

  我们的“中国式”由来已久,这曾经是个“美好的传统”。近代以来,我们总爱提秦汉唐宋,因为那时的中国强盛到可以让任何国家为之震颤,秦汉的霸气、唐宋的文气,都深深打上了“中国式”的烙印,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时不时回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悠扬诗句。确实,古人给我们留下太多美好的记忆,“中国式”是自豪的象征,就如有些移民海外的人总爱说自己来自美利坚人一样,一说起这些字眼儿,毛孔直激动起来。然而,随着中国近代国势衰微,“中国式”成了黑色幽默的调侃,自嘲或揶揄,谈“中国式”色变,原来它早已经走了形。

  “中国式”源于惰性和习惯。我们懒得遵守交规,我们习惯于在车海中川流不息,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律有规定,如果车撞人,车主要负绝对的大部分责任,所以,我们敢于挑战车主,因为我们知道车主们不敢僭越法律;有恃无恐,有时候会变本加厉,我们的大妈们在广场上大跳民族风,她们肆无忌惮,因为我们是老人家,可以倚老卖老;公交车上为争座位大打出手,在西方很少看到这样的镜头吧,老人和妇女争位子,男人和女人争位子,这种奇观在文明中国居然屡见不鲜。很多原先很西方的东西经过本土化加工也变得“中国化”,老外有时候会感到水土不服,因为他们不懂中国式文化,他们单线条逻辑怎么也不会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哄抢”文化。

  “中国式”不应该是中国的品牌,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口碑。还好“中国式”还没有根深蒂固,我们只要认真去改,总有去“中国式”的那一天。柏杨先生说中国人是丑陋的,其真正目的是想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我们沉睡了太久,枕在先人创造的文明丰碑上不愿意醒来,突然有一天发现,山被我们吃空了,当自豪变成自恋,中国式也变了味道。国人需要一场去“中国式”的文化自醒,改掉不良的习气,让文明浸满每个毛细血管,这才是中国人文化良知的最大发现。

  “中国式”请少一些,或者可以说,带有陋习的“中国式”少一些,希望有一天,我们听到“中国式”时,是得意的微笑,得意是因为我们真的受之无愧。“中国式”应该少一些戾气,多一些安静;少一些粗暴,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混乱,多一些自觉。“中国式”应该自豪才是,哄抢、扰民都不是它的原来面目。

 

  作者:徐云方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