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阿井旁因何缺少“大块头”阿胶厂

2013-11-29 11:42:46  来源: 齐网-大众日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阳谷县阿城镇岳庄村一带,村民们认为阿胶发源于古阿井附近,且至今在岳庄村和附近村庄,仍有很多人从事熬胶工作,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拥有丰富经验的熬胶人几乎都在外地的阿胶厂打工,当地并没有出现大块头的阿胶厂。

  □ 本报记者 高田

  岳家庄阿胶曾获“金龙奖”

  阳谷县阿城镇岳庄村村民刘保平说:“当初,阿井水加上驴皮,熬制的胶称为阿胶。我们这里原先属于旧时的东阿县,所以才有阿胶出东阿这一说。”

  岳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刘业华说,岳庄村东方向不远处就是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也为岳庄村的阿胶兴盛起到了推动作用。明清京杭运河开通,阿城镇设立了码头,交通运输方便,阿胶生产便出现了作坊。过去是以户为主,熬胶技术不外传。1810年,岳家庄张顺最先开办“顺和堂”,所产阿胶销往江浙一带。后来岳家庄又成立了“德成堂”、“同兴堂”、“庆余堂”等17家作坊。岳家庄的阿胶1914年在山东物品展览会上获优褒奖金牌,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龙奖。”

  上世纪80年代,刘业华带领掌握熬胶技术的村民,准备成立阿胶厂进行阿胶的批量生产。但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镇政府不鼓励村民生产,阿胶厂便没有办下去。而上世纪90年代村里有人生产阿胶,却在与一些大型阿胶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关门歇业。直到现在,阿胶发源地岳庄村一带,除了古阿井阿胶厂之外,仍然没有规模较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刘业华说:“旧时,我们村几乎是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熬胶。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差时,到了冬季,几户人家搭伙熬胶,熬出来的阿胶变卖之后,所得费用能维持全家人一年的生活。”

  熬胶村民多在外地打工

  见到刘保平时,他刚从河北的一家生产阿胶的制药企业回来。尽管已年近60岁,刘保平的头发依然乌黑,没有一丝白发,看上去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刘保平的爱人今年也五十多岁了,同样是一头乌发,很显年轻。

  刘保平告诉记者,为了让妻子能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他在熬胶的时候根据妻子的口味多放了糖,将多糖阿胶加工成阿胶丁,带回家给妻子吃。“阿胶的吃法,不用必须熬着吃那么复杂,直接砸碎了,像吃糖那样放进嘴里就可以了。”刘保平边说话边翻开床板,在床底下的一堆阿胶包装盒中,找出了几盒陈年阿胶。有些阿胶块的表面已经龟裂,轻轻一掰,阿胶块断成两瓣。

  刘保平今年58岁,17岁那年他拿起了祖祖辈辈的胶铲,跟着父亲去熬阿胶。这一熬就是四十年。1860年,济南东流水街出现了一家“宏济堂”阿胶店,开办人是阿城镇岳家庄人刘怀贤,而刘怀贤正是刘保平爷爷的本家兄弟。

  而像刘保平这样在外地打工的不在少数,有些熬胶技术好、又会管理的便成了“胶头”。厂家给了原材料和工具,怎样生产阿胶则由“胶头”一个人负责,到年底核算阿胶产量给工钱。相对于其他村民在外打工,当“胶头”所挣得钱相当可观,但大部分人还是从事每个月几千块钱的熬胶工作,能成为“胶头”的人并不多。在岳庄村建立自己的阿胶厂,不仅是刘业华和刘保平的心愿,也是阿胶发源地众多从事阿胶生产的胶工的心愿。

  “黢黑的小黑驴儿,粉鼻子粉眼乌嘴唇儿……驴场家前打了滚,立冬取皮,金锅银铲,熬七七四十九天。”这是熬胶工人都会的一首顺口溜。吕场村在岳庄村的正北方,相传这里曾是毛驴圈养的地方。

  吕场村的原党支部书记张玉喜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仍然有百十口人从事阿胶生产。据阿城镇镇政府不完全统计,现在阿城镇的东王庄村、韩海、吕场、岳庄等六个村,大约有三四百人从事阿胶行业。但是,这些掌握着丰富的熬胶技术和经验的村民,大多在外地的阿胶厂工作。

  “现在乡村旅游热,如果能开发了阿胶文化旅游,恢复过去家家户户古法熬胶的景象,让游客观看现场熬胶,开发阿胶美食、驴肉美食,同时成立阿胶厂,批量生产,既能带动村民致富,又能让传统的熬胶工艺继续传承下去,在发扬祖国医药学的同时,也让阿胶成为普通人吃得起的滋补圣品。”刘保平说。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