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传统经典中汲取人生智慧

2013-10-03 15:09:05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五、太和、中和、保和
  和,从字形来看,是指五谷丰登,可以满足人们口腹,就可和谐了。中国人一向爱好和平,数千年来“和”的观念已普遍深入人心。如平常所说“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安和乐利”等,无不是社会祥和、天下太平的描述。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曰常,知常曰明”,都把“和”作为事物演化的规律。“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和”也是一种不同事物的相互包容,和更是有差别的事物的共同创造。因此,“和”有差别相和,异类相和,以及对立相和。去过北京的人都知道,故宫的三大主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充分体现了《易经》“太和、中和、保和”的思想。
  太和。所谓太和,即为太阴、太阳、中和三者之和,也就是天地人的整体和谐。四时有序、风调雨顺、万物并作、天下太平谓之太和,狂风骤雨、旱涝不均、万物凋零、百姓流离等灾害谓之天地失和。可见,太和,就是大和。它所体现的范围大,只有达到民族之和、君臣之和、朝野之和以及百姓之和,才可以成为大和;时间大,也即不是一时之和,而是万古千秋之和。但是一定注意,不可因小和而失大和,或因大和而弃小和。要以敢斗而求大和,绝不为小和而留大患。宇宙本来是和谐圆融的整体。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大到我们身体外部的五官、四肢,内部的五脏六腑;小到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它们无不是和谐互助、共存共荣的。就好比左手痛,不可能将手去掉,一定是右手去帮忙。是故,和谐互助,原本就是宇宙天然的法则。
  中和。中和,就是以中求和,中是中庸,也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和就是我们人能随顺自然、和谐、互助的法则,用至诚无偏心、无邪念地处事、待人、接物。在人自身,则心平气和、健康长寿;在家,则家庭和睦;在国,则国泰民安;在全球,则世界和平。用这宝贵的“中和”法则,确能消弥纷争、合大怨,而不留余怨。当今的举世纷争、恐怖灾难,无一不是起因于不和,进而彼此怨怼越积越深造成的。“中和”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源远流长。《中庸》对“中和”作了明确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和”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统一与平衡、复杂多样事物之间的统一与融合,认为由“中”而致“和”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中和”,关键是恰到好处,把握住度;要“时中”,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要“和而不同”,多元一统。古代思想家关于“和”的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身心和谐。
  保和。保和,是指爱护和,呵护和,保护和。保,在文字中是一人抱着襁褓中孩子的形象,意味深长。保和,自然是爱惜和谐,保持气血之和,脏腑之和,形神之和。和与和,也有联系。比如人动静相和,才能阴阳相和。和,一定讲究共存,讲究揖让,讲究分寸,讲究比例,讲究适当。我们的祖先知道如不保持“和之道”则会天下大乱。展阅中国历史,王朝倾覆的原因无不由于“和”不“保”所引起。无论在养生、修身、处世、治国,还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只要做到了老子强调的“去甚”,就是不过分、“去奢”,就是不奢华、“去泰”,就是不极端的三个方面,凡事适可而止,不可强执强为,保持性情的平和,达到体内的阴阳平顺,谓之保和。故所谓保和,就是保全性情的平和,以善养中和、追求太和。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