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传统经典中汲取人生智慧

2013-10-03 15:09:05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三、知变、适变、应变
  变,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前面讲到的“变易”,说的就是宇宙的变化规律。《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诡道也。”还有“水无常势,兵无常形”,都是讲“变”的问题。记得在学校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可以把握和遵循的,都是在讲运动、变化和规律的。人也是生存在一定的社会、自然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人才能生存得更美好,不然,就会被动,就会困惑,就会失落,就会吃亏,甚至会被淘汰。我们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要感知这些或微或大的变化,然后主动积极的应变、适应,这就是人生存的最基本能力。我国是最早研究变化规律的国家,“三圣”是研究变化规律的鼻祖,伏羲发现了“八卦”,文王发明了《易经》,孔子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注解。毛泽东结合当代实际写出了《矛盾论》,总之都是研究变化规律的学问。“易经”的“易”就是变化的意思,“经”指的是经验规律,研究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认识变化规律,从而做出应变,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知变。人处身于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首先应该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不断变化着的自然和社会,才能够做到“知变”。弗里德曼提醒我们“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摊平或铲平,全球化也正在进入继国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时代,即个人全球化时代。”这个世界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平。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学技术,而现实中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均来源于和决定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科技造就了过去、今天和未来。我们甚至能常常感到,一条高速可以使远隔千山万水朝发夕至,一点键盘他乡异国可以通话,一上网络天下万事无所不知。我们既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知世界,还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发展的规律。《易经》告诉我们,变易、简易、不易是社会的必然规律。所谓变易,就是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我们要见微知著,洞察事物的发展变化,才不至于落后于时代和形势的变化。
  适变。就是适应变化。刘禹锡《贺除虔王等表》:“弘爱人屈己之道,酌因时适变之宜。”曾巩《救灾议》:“疆内安辑,里无嚣声,岂不适变于可为之时,消患于无形之内乎?”恽敬《博妇》:“虽然二君子者,委虵以适变,坚忍以藏用,期于復汉唐之祚而已。”适变,是明智的,实事求是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道理,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是相吻合的,是生存应具备的本能,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生物进化生存的基本规律,生物要适应变化着的自然环境,否则就被环境所淘汰。社会和自然环境没有对错之分,它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少数人,可以说只有伟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借助适当的时机和力量,改变环境,大多数人只有被动的适应。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能选择和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的,只有适应、顺从它。世界万物是运动的,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别是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和挑战。要想牢牢占据主动权,那就有赖于发现变化并适应变化。只有“唯变所适”,才能“道不虚行”。
  应变。就是指适应时事变化,应付事态变化。首先要顺应变化。《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搜神记》卷十二:“应变而动,是为顺常。”其次要应付事变。《文子·上义》:“拘礼之人,不可使应变。”《史记·太史公自序》:“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用现在的话说,应变,就是知道了世界发生的变化,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或积极融入其中,主动顺应,或避其锋芒,趋利避害,这就是人生存的最基本能力。试看今日之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个人可以免受竞争所带来的冲击,可以不享受因为合作所带来的极大丰厚回报。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和传播。可以说,缺少了竞争就没有创新。同样,缺少了合作就没有创新与发展。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强大和繁荣,我们都应该加强竞争与合作的步伐,惟有不断地学习,努力地工作,才能不被世界所抛弃,被国际规则所淘汰出局。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